关键词
从原形批评看美狄亚、娜拉和安娜之形象
作者: 张化新   艾艳菊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原型   美狄亚   文化内核   审美愉悦   行为特征   集体无意识   思维模式  
描述: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古代“女强人”形象拓展:《水浒》女性人物简论
作者: 张蕊青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一丈青   妇女形象   简论   男子   主体意识   丈夫   古代妇女   拓展   女性人物  
描述: 中国古代妇女早在《诗经》里的形象多为“窈窕淑女”、“宜室宜家”,她们美丽善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以嫁人为归宿,丈夫、儿子显达为荣耀,都是男子的附属品,女子被抛弃,只是“哀怨”而已,如《氓》,虽吐露了一些不满和反抗,然而是十分微弱的,是不能与男子并驾齐驱的。汉魏晋时,妇女形象有所进步,被人们所歌颂,如《李波小妹歌》歌颂一位武功超群、骑射双优的妇女,“牵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再如众所熟知的《木兰诗》,歌颂代夫从军的妇女,十
批评的滞后:兼谈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作者: 张红平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体验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   女作家   人生体验   新时代   社会学   献身精神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上取得显赫的一席之地,是由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过去的历史得到重新审视;更由于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女作家们,用严肃的态度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进行深切探讨和真切表现而创作了硕果累累的文学作品所致。妇女问题的探讨本是社会学的课题。但在我国社会学中,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却在文学作品中被女作家们尖锐提出,并大量描述。这样中国的女性文学就被赋予
从自我牺牲到自我意识:《到灯塔去》中女性角色的变迁
作者: 张翼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意识流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女权主义文学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在二十世结初期的英国文坛上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一生共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和杂文。其中发表于1927年的《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里。她以纯熟约意识流手法、诗一般的语言以及深厚的思想威得了声誉。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英国最有独创性的女小说家。 本文从分析《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的两代女性形象入手。对这两代女性所体现的从自我牺牲到自我意识女性角色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弗吉尼
评女性的典范形象:贤妻良母
作者: 张斌   王凤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新   典范形象   女子教育   富国富民   大邱庄   贤妻良母   家庭   女性形象   妇女观   理想的女性  
描述: 一部《渴望》使女性形象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男性呼唤着慧芳,而女性在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时,更多感到的是困惑,更多引起的是内省,甚至发出了“刘慧芳,妇联工作的悲哀”的慨叹.在此,我们借刘慧芳这一形象引出贤妻良母问题,并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这个属于过去又试图超越过去,且一直追随着时代,几度引起纷争的女性形象作出我们的评判.
妇女参政从政的思考
作者: 付亚军   张桂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妇女参政从政的思考
试述马克思主义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
作者: 张凤华   吕文龙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试述马克思主义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
大规模社会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变动趋势的监测分析
作者: 时景璞   李辉   张镇中   郭宝霞   甄祥云   李文   冯颖   王阿玲   卢德义   冯荣光   来源: 中国卫生统计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趋势  
描述: 1985到1989年,按Monica方案在辽宁省选择大规模社会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死亡变动趋势的监测。五年监测数为2682,516人次(男1361,621人次,女1320,895人次),平均每年监测536,501人次。结果表明:五年间监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死亡率为175/10万,占各种疾病死亡构成的4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冠心病猝死及脑卒中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2/10万,6/10万、15/10万及67/10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呈现逐年增高趋势。除冠心病猝死外,急性心梗、脑卒中的死亡均表现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