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从原形批评看美狄亚、娜拉和安娜之形象
-
作者:
张化新
艾艳菊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原型
美狄亚
文化内核
审美愉悦
行为特征
集体无意识
思维模式
-
描述: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
浪漫诗人与情感化悲剧:郭沫若历史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之比较
-
作者:
封英锋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富
深刻
悲剧
情感化
抒情独白
刺激
-
描述:
郭沫若与莎士比亚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悲剧作品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最主要的就是情感化特征。其艺术魁力主要是通过悲剧情感的描写表现出来的,致力于挖掘与表现人物内在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刺激性。悲剧人物情感的丰富性表现为情绪色彩的多样性和情感内容的多层次性;悲剧情感的深刻性表现为它与历史精神的血脉相通;悲剧情感的刺激性主要通过设置夸张的抒情场面和描写人物精神失常或幻觉来强化。而情感化的戏剧语言则带有节奏性、夸张性、丰富性和哲理性的特征。上述特征主要表现在悲剧主人公和正面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往往借助于抒情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