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35 条
-
红颜不让须眉:浅谈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吴建俊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女性美
李清照
新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文学史
男女平等
人格魅力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女子不少,但能称得上女作家,且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却不多,李清照是这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极具光彩的一员。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了一一位堪称大家的女性文学家,她毫无封建女性的卑顺之气,把典雅的东方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境界。追求男女平等的李清照深受隐逸传统的影
-
巾帼学者蔡莉
-
作者:
郭建杭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科学研究
管理学院
跨学科
学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
管理学研究
创业者
女性学
吉林大学
-
描述:
2009年10月12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女教授艾利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首位女性得主。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领域的情况要糟糕的多,在众多的管理学大师中,除去玛丽·福莱特和莉莲·吉尔布雷斯以外,几乎再难找出女性的身影。虽然从科学研究到民间探索,无数事实证明女性比男性更聪明,但是女性管理学者仍然凤毛麟角。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原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蔡莉,作为中国技术经济专业第一位博士,作为女性管理学者,她对管理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对现今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思索?
-
《圣经》中耶弗他女儿的故事:女性视角再释读
-
作者:
赵建宇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色列人
文学批评
女性视角
现实主义
圣经
女性学
故事
上帝
以色列民族
性别立场
-
描述:
作家小山在其著作《圣经中的女人》中如此赞扬路德:"这位单纯的女子,行走的每一步,都让自己的柔弱服从至高者的利益,而自己却处于舍己的温顺"。这些溢美之辞用在耶弗他女儿的身上更恰切。不少女性学者认定耶弗他女儿的故事暴露了圣经关于女性的极端立场。圣经在男女性别立场上是
-
女性言说和双性人格──论“寂寞泪阑干”的幽栖居士和“终日多酝藉”的易安居士
-
作者:
周建梅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双性人格
女性言说
朱淑真
-
描述:
李清照、朱淑真在词中表达了女性的自赏意识,对女性的爱情体验进行了真实言说,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她们还各有开拓之功,李清照描写了宋词长廊罕见的少女像,朱淑真以“爱情斗士”的面目为女性呼唤生命权利。依据词人别号、作品、生活经历综合分析,李清照人格形象蕴藉多面,不仅具女性本体的性格特征,且展现了双性人格;朱淑真则局囿于女性狭窄的生活空间,人格形象相对单一。
-
社会角色与女性文学
-
作者:
花建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角色地位
女性角色
社会结构
社会角色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
主导地位
角色规范
角色心理
-
描述:
女性文学的“非女性化”倾向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从苏联电影中的“女强人”到英美女权主义作家蒂丽·奥尔逊等人的小说,它在遥远的中国也引起了深沉的回声。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中,一改过去浓郁抒情、纤柔风格,出现了一种由多维视野的开拓、理性成份的强化、强者气质的渗入等构成的反传统倾向。如何解释它的成因?如何分析它的进程?让我们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一次新的探索……
-
漂白的世系 不变的枷锁——书写黑人女性命运的《凯恩河》
-
作者:
凌建娥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系漂白
拉丽塔·塔德米
《凯恩河》
女性
-
描述:
当代美国非裔女作者拉丽塔·塔德米的处女作《凯恩河》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基质 ,以史诗般的气魄生动再现了路易斯安那州凯恩河地区百余年间三代肤色逐渐漂白的黑人 /有色人妇女紧密团结 ,带着不变的种族枷锁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凯恩河》对种族身份流变中的黑人妇女生存的深切关注继承和发展了黑人女性文学的传统 ,它涉及的有色人话语问题也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黑人批评做出了回应
-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作者:
胡建次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个人化
回顾与展望
小说家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中国小说
-
描述: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当代城市女性文学与城市文化
-
作者:
傅建安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学
笔谈
研究
-
描述: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盂建煌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女性意识
《夜》
父权文化
爱情
《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品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困惑中的探索 探索中的困惑——新时期女性文学简评
-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命运
题材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十年中,随着改革与开放,作家重新获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表现题材的权利。于是在文学繁荣的背影下,女作家灿若繁星升上文坛。总观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其主要笔墨放在表现女性意识、女性生活与女性命运上。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每个人应当“等待着那个呼唤着自己的灵魂”(《爱是不能忘记
<
1
2
3
4
5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