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 条
-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作者:
胡建次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个人化
回顾与展望
小说家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中国小说
-
描述: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当代城市女性文学与城市文化
-
作者:
傅建安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学
笔谈
研究
-
描述: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 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 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盂建煌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女性意识
《夜》
父权文化
爱情
《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品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论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困惑中的探索 探索中的困惑——新时期女性文学简评
-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命运
题材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十年中,随着改革与开放,作家重新获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表现题材的权利。于是在文学繁荣的背影下,女作家灿若繁星升上文坛。总观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其主要笔墨放在表现女性意识、女性生活与女性命运上。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每个人应当“等待着那个呼唤着自己的灵魂”(《爱是不能忘记
-
“浮出历史地表”与“被看”——对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一种反思
-
作者:
禹建湘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窥视心理
女权主义
商业经济
女性文学
-
描述:
“浮出历史地表”与“被看”——对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一种反思
-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迟子建访谈录
-
作者:
迟子建
闫秋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风格
小说创作
当代文学
叙事风格
小说家
女性文学
迟子建
-
描述:
“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迟子建访谈录
-
“女性文学”引起评论界的兴趣
-
作者:
韦建玮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文学”引起评论界的兴趣
-
浅谈日语中的女性用语
-
作者:
黄建娜
来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语
特征
女性用语
-
描述:
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分,女性用语主要产生于平安时代,后受到女性文学的影响而逐渐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女性用语亦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当前,男女语言的表达习惯仍有不小差别。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含蓄、委婉、优雅。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
论当代中美女性诗歌兴起时期的黑暗意识
-
作者:
凌建娥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诗歌
-
描述:
当代中美女性诗歌在兴起时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大量的黑色意象,极力渲染黑夜和黑色感觉。本文认为这种强烈的黑暗意识是女性意识在二十世纪新一轮觉醒的必然表达,黑色和黑夜所具有的既肯定又否定的意义在建构女性话语、女性诗学原则的同时又成功地解构了男权文学传统中关于美、关于女性、关于生命的神话,在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的意义。
-
论当代中美女性诗歌兴起时期的黑暗意识
-
作者:
凌建娥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诗歌
-
描述:
当代中美女性诗歌在兴起时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大量的黑色意象,极力渲染黑夜和黑色感觉。本文认为这种强烈的黑暗意识是女性意识在二十世纪新一轮觉醒的必然表达,黑色和黑夜所具有的既肯定又否定的意义在建构女性话语、女性诗学原则的同时又成功地解构了男权文学传统中关于美、关于女性、关于生命的神话,在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的意义。
<
1
2
3
...
5
6
7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