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 条
-
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改变及其意义
-
作者:
杨华
屈秋民
郭峰
韩建峰
武成斌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激素
雌激素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
描述:
目的分析AD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内源性雌激素的改变,探讨雌激素水平与AD严重程度、病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配对的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包括MMSE
-
女性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
作者:
刘世风
马建福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教育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同时,女性人类学不局限于对女性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是也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关系研究。本文梳理了女性人类学起源发展的脉络、主要理论,尝试性的探讨了女性人类学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川陕苏区时期的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
作者:
马建堂
刘长江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妇女解放
川陕苏区
-
描述:
重视妇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川陕苏区的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是在战争不断、革命形势严峻的川陕苏区建立起来的专属于广大妇女自身的群众性组织,旨在解放封建思想摧残下的妇女群众,改善妇女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川陕苏区政府非常重视妇女工作,并促进这一群众性妇女组织不断壮大,这使川陕苏区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川陕省委的领导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积极发挥其社会职能:保障妇女权益,巩固苏维埃政权;支援军事斗争,动员民众参加红军;开展工农生产,促进苏区建设;宣传革命思想,
-
愿做不是法官的“法官”(长治市妇联为受害妇女常启中伸冤记)
-
作者:
王厚生
李建荣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愿做不是法官的“法官”(长治市妇联为受害妇女常启中伸冤记)
-
四季如春的雕像(记北京一○三路电车售票员王桂荣)
-
作者:
马北北
张建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四季如春的雕像(记北京一○三路电车售票员王桂荣)
-
浅谈唐宋女性文学
-
作者:
李璐
卢犹伟
陈建东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
文学教育
唐宋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可是其研究重心多落在现当代文学阶段。以近十年来众多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综述,力求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然而我国历史上真正女性开放时期的唐宋女性文学则相对研究不够,本文就简要论述唐宋女性文学的一些特征,并做简要总结。
-
坚持创新实用的性学方向-《洁娜》学术成果述评
-
作者:
查建中
李颂霖
来源:
中国性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性学
坚守
创新
-
描述:
目的:探讨女性性健康研究的有效路径,促进女性学的发展。方法:以受到国际性学界广泛认同的《洁娜》学术成果为例,进行回顾性的归纳与总结。结果:《洁娜》学术研究直接切入国际上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得到国际同行认同要素是实用性(包括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包括理论创新、学科融合、适宜技术及产品)。结论:女性学研究应该坚持实用的性学方向,应该重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应该树立自信,具有定力,不断坚守。
-
更年期性爱特性简述
-
作者:
查建中
李颂霖
来源:
中国性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更年期性爱
反射分泌
可生殖期性爱
代偿机制
-
描述:
目的:探讨更年期怎样影响了性爱;对于更年期的性爱,不同的应对将对未来数十年的性爱有怎样的影响,怎样做才会有完满的更年期呢。方法:将妇女一生的性爱分为可生殖期、更年期、非生殖期3个不同阶段,并且将可生殖期性爱特性与更年期的改变进行比较、演绎。结果:动物的反射排卵比人类的周期排卵存在明显的生殖优势。作为一种代偿机制,人类以卵巢自主分泌与性相关的雄激素(T)与雌激素(E2)来进行匹配,由T与性欲成正相关,在排卵期时,正好对应T的峰值,从而具备了“生殖提示”的功能,弥补了精子与卵子难以结合的劣势。同时,E2的消长
-
《宠儿》与《玫瑰门》之比较分析
-
作者:
彭韵华
周建华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反抗
女主人公
人性
塞丝
托妮·莫里森
社会势力
美国黑人历史
玫瑰
长篇小说
-
描述:
1987年,托妮·莫里森发表了不朽杰作<宠儿>,这在美国文学界、文化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各大报刊纷纷刊文给予最高规格的赞语,认为它是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1989年,中国女作家铁凝发表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被认为是中国真正女性主义小说的开端,它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分水岭,标志着两种不同的写作面貌和写作景观的出现.本文之所以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因为二者都肩负了艺术和历史的双重使命.冷静的笔调以及时空的交错和意识流叙事手法频繁运用使这两部小说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本文将以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人性的
-
母爱话语的时代色彩——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的母爱话语研究
-
作者:
张建秒
刘飙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女作家
现代文学
母爱
-
描述: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以三代女作家冰心、丁玲、张爱玲为主)的母爱与其创作的关系,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社会等因素的关系,寻找母亲形象所折射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思想、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