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课堂评估编码系统修订之研究
作者: 孙晓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支持   教育支持   师生互动   活动组织   教师行为  
描述: 本研究目的在于修订Robert C.Pianta和BridgetK.Hamre等人所发展的的课堂评估编码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以作为观察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的工具。课堂评估编码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师幼互动质量评价工具包括三大领域十大维度,即是情感支持、活动组织、教育支持。情感支持包括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的敏感性、关注儿童的看法;活动组织包括行为管理、产出性、教育学习安排;而教育支持包括认知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本研究修订在东北师范大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中国女性发展问题
作者: 孙月冬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发展   全面发展理论   和谐社会   性别差异   男性发展  
描述: 近年来女性问题研究热点纷呈,标志着进步了的中国人对于“能顶半边天”的女性的深切爱护和关注,并促进了我国女性生存环境的改善。然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这一领域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中国女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本文立足于人的全面发
上海市服务型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研究——以虹口区为例
作者: 孙韵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基层妇女组织   社会团体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落实,女性在社会中的独立性不断加强,基层妇女组织的重要性随之加强,与此同时,传统妇女组织的服务能力却跟不上女性和家庭不断增长的需求。2011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起居村妇联建立“妇女之家”,虹口区居民区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之后又有教育工会、部分学校、商务楼宇、菜场建立起了“妇女之家”;同年,两个女性社会团体以妇联为业务主管单位,在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2013年,上海市妇联提出妇女议事会机制,到2014年时,虹口区有议事会机制的居民区占88.29%。2015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作者: 孙慧荣   来源: 山东轻工业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中国化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上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自产生以来,其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指导人们改变了世界上众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问题至关重要。实现妇女解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正确认识妇女解放的阶段性,增强实现妇女解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内涵的介绍和马克思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的叙述,以及总结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
逃不出的屋子:对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异化母女关系”的探索
作者: 孙媛丽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逃不出的屋子:对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异化母女关系”的探索
《话语的真相: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中的死亡叙事分析》
作者: 孙怡雯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修辞技巧   结构设置   死亡描写  
描述: 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话语机制,然而这种不同常处于却被忽略的状态。文学研究者通常将对女性文学的研究集中在对女性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意义、人性关注、思想解放以及爱情自由等方面的探讨,而忽视了对女作家文学作品中所显露出的女性审美体验的探析。因此,发掘出女性文学作品中话语背后诉求的真相成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而如何寻找到探寻女性作家共同话语机制的切入点则成为我们的思考对象。死亡的不可逃避性为我们探讨女性作家话语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研究点,并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女性作家们对于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及独特性。带着这
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
作者: 孙芳薇   来源: 渤海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戏剧   伦理主题   男性戏剧  
描述: 五四时期,富有才华的女性开始在戏剧领域崭露头角,女作家们凭借戏剧创作实践在戏剧史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改变了过去戏剧文坛仅由男性作家书写女性的局面。而新时期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术界对于现代女性戏剧的整体研究还是屈指可数。无论是现代女性长久以来自身生活的内部环境还是其所处的新旧伦理交替之际的外部社会,伦理都是女性生存与独立绕不开的话题。透过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和革命话语的视角,可以体察到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意旨和伦理变奏;从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伦理关系切入女性戏剧,更能揭开现代
论宗璞小说知识分子家园情结及其性别意义
作者: 孙雪莹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园情结   小说创作   宗璞   叙事手法  
描述: “知识分子”是宗璞小说倾心关注的一个重要群体,而“家园情结”是作者传达对知识分子复杂情感、寄托人文关怀的一个载体。宗璞小说独特的知识分子家园情结主题,标识了宗璞式的优雅和大气,使得宗璞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面前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 对宗璞小说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研究范围不大,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之前的研究主要从审美、人道主义的视角出发,侧重于其家学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而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则主要致力于心路抉择上。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叙事学、性别理论的方法综合分析,从知识分子的视
教育小说视野中的简·奥斯丁
作者: 孙鸿飞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奥斯丁   英国小说   教育小说  
描述: 简·奥斯丁的作品因为都描述了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历程而可以被归结为教育小说。她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意识的关注具有某些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开启了英国小说的现代主义源泉,并对其后辈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成为一种传统,贯穿于整个英国小说史,简·奥斯丁可以被称为英国小说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关于简·奥斯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教育小说的理论渊源,并限定本文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为简·奥斯丁作品分析;第四部分将简·奥斯丁的小说与女性文学和同时期的法国小说进行
走向另一扇开启的门:陈染作品中的身份认同轨迹
作者: 孙红丽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陈染   超性别意识   身份认同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陈染,作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一个突出个案,曾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同,并结合女性主义的研究理论,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来考察陈染的创作,并结合对陈染的分析来展示她对女性写作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对陈染作品中身
< 1 2 3 ... 86 87 88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