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末清初苏杭两府女诗人群研究
作者: 王芳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女诗人群   苏杭  
描述: 在古代诗歌史上,明末清初出现的女诗人群体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此之前文学史的漫长历程中,女诗人的出现仅仅是个别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第一个女性诗人创作的高峰,无论是在诗集编纂还是女诗人的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大大突破了前代的水平。就地域而言,以商业繁荣和重视文化教育著称的苏杭两府更是女诗人的聚集地,形成了一个女诗人群体。虽然近年来对明清女性诗人的关注逐渐增多,但或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缺乏深入的原因分析,或因研究范围过于宽泛,无法对群体活动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在拓清概念的基础上,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明末清初的
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研究——以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为重点
作者: 王芳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人权保障   新时期   妇女人权  
描述: 本文以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为研究对象,并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论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基本内容:妇女享有同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权利、受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保障妇女的五项基本人权所综合运用的法律、行政和舆论等各项措施和手段,并运用图表、数据论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妇女人权保障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它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妇女人权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妇女人权保障与中国特色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e   harmony   study   images   woman   dichotomy   sex   Beauvoir   second   The   the   Simone   and   of   man   women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波及中国,其作品和论著被初步译介和研究,但总的说来深度不够、不系统。在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较成熟。鉴于波伏娃对女性历史、社会处境的深刻分析,其作品对女性状况的关注和集中表现,以及她本人在改变妇女状况方面的实践、先锋和表率作用,她的理论、作品和实践被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   中国   波伏瓦   译介   创作   研究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波伏瓦的作品及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女性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研究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及社会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选题的选定与研究史梳理,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创新性和价值、研究范围与内容等。 中国对波伏瓦的译介始于1981年,期间经历8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热潮、1986年波伏瓦的逝世、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2008年波伏瓦百年诞辰,在时代需求的推动下,译介工作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小高潮三个阶段后初具规模,
论中国当代回族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王芳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回族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   女性书写  
描述: 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潮流,不仅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和谐的时代背景,也为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中国女性文学在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代以后出现了另一种姿态,直至90年代,女性文学发展促进了不少研究者对女性文学的关注。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一种文学现象,回族女性文学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和区域性为特征引起文坛的瞩目。她们大多数以汉语书写,有的则持母语写作,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她们对回族女性身份的
晚清女性生存状态及文学书写
作者: 王芳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状态   晚清   女性写作   女性  
描述: 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走过几千年的历程,而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则是构成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可读到许多疑似女子所作的诗歌,女性文学从古至今一步步走来,不曾停下脚步。随着“女性世纪”的到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傲然屹立在文学论坛之中,而晚清女性文学,处于新旧更迭,中西思想碰撞的历史背景下,传统女性生存状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变,被放足、进学校、自主选择婚姻等等变化,使得女性意识最先觉醒的一批知识女性挣脱男权思想在夹缝中脱颖而出,同时女性文学在创作实践上取得成就,晚清女性文学也漫长的文
波伏娃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作者: 罗婷   王芳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理论   波伏娃   中国  
描述: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作家的波伏娃 ,为中国读者所喜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她的女性主义理论 ,尤其是《第二性———女人》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 ,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全文: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作家的波伏娃 ,为中国读者所喜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她的女性主义理论 ,尤其是《第二性———女人》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 ,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Women   de   harmony   study   images   dichotomy   sex   Beauvoir   second   THE   Simone   and   OF   man   Woman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波及中国,其作品和论著被初步译介和研究,但总的说来深度不够、不系统。在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较成熟。鉴于波伏娃对女性历史、社会处境的深刻分析,其作品对女性状况的关注和集中表现,以及她本人在改变妇女状况方面的实践、先锋和表率作用,她的理论、作品和实践被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对其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实践尚未有专著,有关分析均散见于对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中。本文选题的突破点及意义在于,本人将研读国内外已有专著和评论文章,在吸取其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清理,凸显其观点的开拓性和重大贡献。本文具首创性,希望有助于国内学者对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思想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并促进我国在此领域的实践与发展。本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集中阐述波伏娃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的观点为核心的女性主义思想,突出其观点的独创性和开拓性;第二部分阐释她以...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引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给与女性主义批评怎么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畸形之恋:林白小说女性叙述的原点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林白的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从文学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畸形之恋成为了她女性叙述的原点。 关键词:林白;女性叙述;畸形之恋 作者简介:王芳芳 (1982——),女,浙江上虞人,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34-02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