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周】搜索到相关结果 437 条
-
向警予妇女解放与社会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
孟凡东
周晓光
朱乾坤
来源:
成人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社会教育
妇女解放与教育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同志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深刻地认识到了妇女受到压迫的原因,并提出了妇女解放与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理论体系。文章对向警予妇女解放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行研讨,以期确立向警予妇女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
-
论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刘露
周东旭
来源:
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权主义
困境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理论日益成熟和丰富,它已不再局限于关注性别问题和妇女状况,而是对整个西方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首先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产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特征,然后指出女性主义理论的存在的困境。进而指出女性主义理论的内在冲突以及传统女性主义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使女性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面临着开杆新的出路。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作者:
陈文联
周世保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基本经验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妇女理论与中国国情及妇女运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以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实践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最基本经验。在这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全面把握中国国情及妇女运动的实际情况,广泛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始终代表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都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
漫长·自豪·奋力——谈美国妇女运动
-
作者:
〔美〕周安娜
苏珊
来源:
妇女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漫长·自豪·奋力——谈美国妇女运动
-
女性运动与内分泌之变化:停经後妇女运动有何益处?
-
作者:
陈瑞坚
周松男
谢长尧
来源:
当代医学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运动与内分泌之变化:停经後妇女运动有何益处?
-
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女性”理论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周俊旗供稿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女性”理论研讨会综述)
-
19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处境与抉择
-
作者:
周海琳
吴琼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境
1960年代
台湾
抉择
女性文学
-
描述:
1960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并未朝着学院派精英们所期待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直线发展。在宽松又保守的环境中,女性文学创作中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化写作仍被官方主流话语排斥。在此处境下,众多女作家向传统折回,或用牧歌的调子歌咏彼岸乌托邦,或接续"五四"传统给弱小者以人文关怀,或在现代城市生活和海外侨居生活的描写中回归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她们以迂回的路径和丰富多元的表现,在共同的心理基础上构建了丰富的文学景观。
-
195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生成之探究
-
作者:
林丹娅
周海琳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1950年代
女性文学生成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官方主流以多种政策鼓励迁台知识女性投入写作以配合政治需要。但那些片面追求文学的现实干预功能的作品在读者中少有市场。读者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有品位的女性文学作品生产的内在动力。在女作家及编辑们纯正文学品味的坚守下,众多女作家好作品丰富了50年代的台湾文坛,并进入了读者视野,影响了此后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
国内外女性学研究差异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邻学科
女性学范式
女性学
国内外
差异
-
描述:
女性学研究整体思路的差异导致国内外女性学研究状况出现诸多差异。国内外女性学界在女性学研究群体、对相关学科关系的关注、对女性学的功能和女性学的认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比较之后的融合与发展是国内女性学走向国际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也是整个女性学学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
女性学的学科地位及其发展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渊源
女性学
理论发展
学科性质
学科定位
-
描述:
新世纪以来,学科分化和学科整合的频率加快,范围扩大,层次加深。面对21世纪的女性学研究,有必要提倡"格物致用"的哲学思想,通过跨学科比较的视角,促进应用学科的发展。因此从学科渊源、学科定位、学科特性与理论发展三个层面入手,可以比较女性学与女性主义的异同,凸显中国语境中女性学研究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女性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女性发展。
<
1
2
3
...
38
39
40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