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性别考量——以《三体》第一、二部英译本为例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科幻小说   《三体》   中国文学外译  
描述: 《三体》第一部、第二部英译本中,译者刘宇昆、周华运用"劫持"策略重现原著女性形象,消除了歧视女性的因素,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积极影响,显示了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他们采取的"劫持"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三体》的女性主义意识,对提高女性主义译者地位、推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湘·杜瓦——异族舞女的主体性建构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中心主义   主体性   湘·杜瓦   殖民主义话语  
描述: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缪斯"——湘·杜瓦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失声",饱受审美中心主义者的认知暴力和霸权话语的操控,从而导致主体性的沦落。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黑色维纳斯》挖掘了湘这一被迫沉默的边缘女性形象,并赋予她话语权,解析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卡特对施加在她身上的殖民主义审美话语体系进行批判,重构了湘的主体身份。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译者的重写
作者: 吕晓菲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挪用   重写   干预  
描述: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在西方女权主义第三次浪潮的推动下,以哈伍德(Sussane de Lotbiniere-Harwood)、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芙洛图(Luise yon Flotow)、西蒙(Sherry Simon)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主义批评家和女性主义翻译家、研究者们从性别研究角度发掘译作和原著隐藏的男性至上主义和性别歧视,并且质疑传统译论中三个基本标准:忠实、等值、译者隐形,跨越了传统译论二元对立模式,即原作/译作,主要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