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搜索到相关结果 2818 条
-
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降红燕
李木桂
刘瑞兰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海外华文女性文学
新时期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表现在目前的研究格局不仅仅局限于当代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评论上,还在纵向上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回溯,横向上向海外华文女性文学推移;同时女性文学理论水平日益提升。
-
透过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看女性身份书写
-
作者:
王璐
陈国新
刘金忠
来源:
价值工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新身份观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华裔女性作家在自身族裔文化传统与西方经典文学传统结合的特定的历史境遇中,从华裔女性的切身体验出发而创作的富有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女性书写的文学体系。丰富了我们对女性身份的认知,并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
浙派美学思想在浙江女性词中的表现
-
作者:
刘立杰
赵雪沛
李丹琪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浙江女性词
继承
浙西词派
-
描述:
以朱彝尊、厉鹗为代表的浙西词派是清代成就最著的词派之一,其清空醇雅的论词主张对清代浙江女性词的创作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浙江女性词中呈现的清雅空灵之境、幽寂清寒的风调以及多用景语婉转传情的方式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浙派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实践,也透露出女性文学创作始终与男性主流文坛暗相关联的信息。
-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群涌的必然性
-
作者:
刘涤
陈晓超
钟馨
仉桂香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
英国女作家
必然
-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创作出了大量反映当时妇女处境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女性文学繁荣。英国文学史上这个独特现象的产生,有着当时英国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文化、社会三个层面探讨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大量涌现的必然性。
-
从《作女》看当代女性写作的“叛逆”
-
作者:
刘玉瑄
张婷婷
邢爱芳
来源: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的个体
叛逆
作着才能感觉到蓬勃的生命
自由
恣情率性
-
描述:
女性文学伴随着女性意识的日益崛起,成为文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范畴,带着自身的叛逆性逐渐在文坛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个时期的女作家普遍思想前卫,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性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丽人”们用一种暂新的态度去创作一种另类的文本。作家的表现方式直接以对于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的怀疑,树立着鲜明的女性主义写作立场。我们通过张抗抗的长篇小说《作女》来详细的感知当代女性写作中的“叛逆话题”,去体会“作”这种叛逆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的震撼。
-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斯潘
书信体小说
小说读者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史密斯
文学市场
-
描述:
本文译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讲师简·斯潘塞1986年出版的《妇女小说家的兴起》一书。本译文是此书第一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题目为译者自拟。因考虑到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篇幅,译时作了些删减。英国女性文学成就巨大,在欧美大陆是罕见现象。本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英国19世纪文学作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见1989年《人文杂志》2期拙作《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简·斯潘塞的这本书对英国18世纪女性文学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人拟翻译其中的探讨英国女性文学兴起原因的一小部分。
-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女主人公
中产阶级妇女
短途旅行
麦尔维尔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未婚女子
-
描述: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
当前女性散文的创作
-
作者:
郑云云
刘烈娃
韩小蕙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散文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前女性散文的创作
-
非临床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注意偏向的习惯化
-
作者:
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来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多次呈现
焦虑
习惯化
注意偏向
-
描述:
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焦虑个体(焦虑障碍患者、非临床焦虑个体)的认知特点,其中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最多。大量研究发现,焦虑个体存在对负性或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点探测的实验任务,以刺激呈现次数为自变量,探索随着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高低焦虑组(非临床个体)被试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系统变化。本研究被试为大学一年级新生51名,按照特质焦虑问卷得分将被试分为高焦虑组(非临床焦虑个体)和低焦虑组。其中高焦虑组28人,包括15名男性,13名女性,低焦虑组23人,包括13名男性,10名女性
-
警惕『男才女貌』的叙事之『窑』——关于《极花》的意象、女性形象及现实意义的讨沦
-
作者:
申艳霞
罗曼莹
刘德飞
李清杭
李莉华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申霞艳:贾平凹是当代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关注时代、关心农村,平均不到两年就出一个长篇,他的长篇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一、他为汉语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提供了值得谈论的诸多话题;二、他是少数能在精英和大众之间均保持影响力的严肃文学作家;三、他三十多年来持之不懈的写作态度,持续高涨的生产力值得大书特书,这么喧闹的时代而能执着于自己内心的使命,并且力图为自己的时代画出灵魂的舞蹈,既写出波澜壮阔的当代风云,又绘出静水深流的风物人情.他对乡村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关怀,从早年的《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开始就一直观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