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红,昌蕾,辛凤】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浅读徐小斌长篇小说《雨蛇》
-
作者:
刘红霞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雨蛇
徐小斌
-
描述:
徐小斌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羽蛇》就是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代表作。作品深切地关注着女性命运,关注着女性自身的发展,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徐小斌对女性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当女性开始真正审视自己的时候,这其中也体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
试论唐代边塞闺怨诗中的思妇形象
-
作者:
刘红旗
来源: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妇
边塞闺怨诗
-
描述:
边塞闺怨诗是唐代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不仅反映了思妇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士卒的生活境遇.诗歌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三类:爱情忠贞型女性、情感哀怨型女性、命运悲惨型女性.她们在唐代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忽略了这部分女性群体,那么边塞诗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
略论《人生》中的刘巧珍形象
-
作者:
刘红
马凤莲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人生》
刘巧珍
追求爱情
爱情观
当代文学
爱情悲剧
内心世界
传统美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略论《人生》中的刘巧珍形象
-
菲茨杰拉德和凯鲁亚克笔下的女性人物对比
-
作者:
刘红霞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凯鲁亚克
女性人物
-
描述:
菲茨杰拉德和凯鲁亚克塑造的女性人物在爱情观、生活观、精神气质上存在差异。前者在爱情中大胆主动,但在婚姻上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空虚;后者在恋爱和婚姻中更有平等意识,在生活中更坚毅,精神更丰盈。二人都在作品中透露出男性中心主义的倾向。他们对女性人物的描绘既有个人特色,也反映了时代变迁。
-
女性研究生心理及行为状况调查:基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
-
作者:
刘红雨
胡志强
来源:
中国研究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
研究生院
行为状况
2009年
心理状况
研究生教育
女性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
-
描述: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的招生已达47万人,女性研究生在其中占很大比例。由于兼具女性、青年与知识分子等诸多身份,女性研究生受到性别角色、年龄角色、社会角色的多重影响,进而导致其心理状况呈现出特异化特征。这会对她们的发展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
论《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刘红霞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简·爱
呼啸山庄
自我觉醒
-
描述: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标志着女性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艾米莉·勃朗特将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独立女性的追求。《简·爱》与《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精神独立的代表,她们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伦理环境与小说《觉醒》的拒绝与接受
-
作者:
刘红卫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觉醒》
伦理环境
凯特·肖邦
-
描述: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在美国文学史上命运多舛:1899年,小说出版后不久即招致当时评论家们的猛烈抨击,最终被搁置起来,几近销声匿迹。半个多世纪后,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同样还是这部小说却重新得到关注,成为研究现代西方女性文学的模本,并稳稳占据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什么同一部小说会在不同时期有着如此不同的境遇?如何看小说《觉醒》在美国文学史中的接受?本文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并采用西方女权主义视角,在对《觉醒》逐渐被接受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基础上,剖析接受者和接受活动所
-
试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女性特征
-
作者:
刘红萍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镜像
性别意识
-
描述:
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是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她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边缘性和与男性话语的对抗性上.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意象组合、玄秘性与书写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呈现的女性特征.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
-
作者:
刘红卫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纳
新变
中西比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台湾女性文学形象举要
-
作者:
刘红林
秦家琪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人生
淑女形象
女强人
李昂
丈夫
魔女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台湾女作家们在艺术王国里保存了女性自己。 当男权中心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里对女性施加以轻蔑、漠视和排挤的时候,是文学艺术容纳了女性。给予充满缺陷和遗憾的女性人生,带来了温馨和慰藉。它们描述了台湾女性的生活与心态,提供了台湾女性的悲剧人生的真实画面,成为台湾现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重要部分。然而,台湾女性文学中所反映的客观世界,都诉诸于感性,是通过具体的、可感可信的艺术形象,予以艺术的展示。 台湾女性文学以女性自身为审美对象上体,塑造了异采纷呈、各具特色的女性艺术形象。近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