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红,昌蕾,辛凤】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试论曹禺的女性崇拜情结及其成因——为悼念曹禺先生逝世而作
-
作者:
刘红明
来源: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结
女性崇拜
表现
成因
曹禺
-
描述:
曹禺具有女性崇拜情结.他怀着对女性的偏爱,在早年剧作中极力歌颂女性美,一再地宽容、维护女性形象的短处.其笔下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则是作家偏向女性化的性格的无意自叙,这种偏向的内在根源正是女性崇拜.生活环境、文化熏陶与个性心理三者的合力作用是曹禺女性崇拜情结的成因.
-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
作者:
刘红秀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狂动物城》
生态女性主义
构建
-
描述:
近年来,由于受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片聚焦女性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女性外在和内心的解放,挖掘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影片《疯狂动物城》为例,通过分析主要女性人物的身份构建,透视编剧的女性主义思想;探索动物城的各种生态环境构建,挖掘编剧的生态主义理念;同时,通过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影片倡导的建立和谐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的深层意义。
-
略论台湾女诗人创作中的女性文体特征
-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特征
台湾诗歌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湾诗歌中的女性主义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上 ,在文体方面也作出诸多尝试。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 ,女诗人们故意违背了才女角色和美女标准 ,不屑在外形和灵魂上美化自身以迎合男人 (即社会 )的审美需要。在语言和风格上 ,70年代始 ,一部分女诗人意欲突破限制 ,模仿男性风格 ;80年代以后 ,年轻一代更闯入男性语言最严守的禁区 ,以“淫词秽语”入诗。台湾女诗人在语言上瓦解男性权威还表现在嘲弄既定的语言成规上。
-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助推学校和谐发展
-
作者:
刘红
申春
袁甜
来源:
高教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文化
先进性别文化
构建
和谐发展
-
描述: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若要切实担负起引领、传播、创新先进性别文化的使命,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妇女组织的特殊作用、宣传普及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性别文化研究的基础作用。
-
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对婚姻自主的全新理解
-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现代台湾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女作家
婚姻自主
20世纪80年代
台湾省
新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兴盛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体现出以群体觉醒的姿态,由闺阁走向社会,由依附走向独立,传统意识淡化,女性主义意识高扬。尽管如此,它并没有远离婚姻、家庭这一女性文学的世袭领地,婚姻自主仍然是女作家们不懈的追求。不过,此时她们的生活视
-
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台湾言情文学二三谈
-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学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言情文学
被观照性
同路人
依附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 ,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 ,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 ,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 ,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 ,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 ,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 ,与其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题不谋而合
-
角色转换: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经济自主的追求
-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英国的女性主义作家伍尔芙就以女人应该怎样生活 ,怎样认识社会为题写下了名作《一间自己的屋子》———经济独立可以使女人不再依赖任何人 ,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女人就可以平静而客观的思考。中国文学大师鲁迅也把子君的悲剧归结为经济不能自立。可见 ,前人早已意识到假如女性不能在经济上独立自主 ,她们的解放 ,她们的人格独立就无从谈起。台湾女作家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她们笔下的许多女性才会在悲剧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无力自拔。然而 ,早期的台湾女性文学 ,只有控诉 ,只有吁求 ,却没有给陷于
-
“蚯蚓们”的无言命运——浅析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红利
来源:
芒种(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之子》
悲剧根源
台静农
女性
-
描述: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讲述羊镇上如蚯蚓般的女性的生活遭遇,展示她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在生活和思想的重压下女性的生存命运,进而探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历史文化和自身的根源。
-
“蚯蚓们”的无言命运——浅析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红利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之子》
悲剧根源
台静农
女性
-
描述:
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讲述羊镇上如蚯蚓般的女性的生活遭遇,展示她们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本文主要分析在生活和思想的重压下女性的生存命运,进而探究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历史文化和自身的根源。
-
苦难中的生命意义寻找——《日瓦戈医生》中拉拉形象分析
-
作者:
刘红霞
来源: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拉拉
生命意义
自我救赎
-
描述:
《日瓦戈医生》是俄罗斯作家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集思想与艺术为一体的大成之作,是一部反映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族命运的作品。拉丽莎·费奥多罗夫娜·安季波娃(拉拉)是《日瓦戈医生》中一个历经苦难却依然不断寻找生命意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拉拉形象的分析,揭示人在苦难中可以通过寻找生命意义达到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