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传霞,蒋凯旋】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论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女性身体形态脸谱化叙述
-
作者:
刘传霞
蒋凯旋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特征
身体形态
脸谱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1949年中国大陆的女性解放运动,拓展了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以"铁姑娘"为代表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对女性能力的评价,打破了女性柔弱无力的僵化性别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改变了传统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瓦解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但是,消匿女性特征的女英雄和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反面女性的脸谱化文学叙述,又将中国社会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现代性社会性别建构推向了另一个二元对立、不平等
-
“白鹿原”上的女人们:析《白鹿原》的女性形象书写
-
作者:
蒋凯旋
来源: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言说
声音
女性形象
-
描述:
《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五十多年变迁的神奇史诗,也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男权宗法世界里的女性,她们与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白鹿原"。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视角来观照《白鹿原》的女性形象书写,分析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作家性别立场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女性视域中的中国现代妓女叙事:以丁玲《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和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为例
-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丁玲
性别身份
女性形象
-
描述:
丁玲、张爱玲深切体察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处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贴近女性现实的生命状态书写妓女形象和卖淫问题,塑造出复杂暧昧、主流话语难以定义、规范的妓女形象。她们的创作既逸出了国家、民族、社会等宏大叙事话语之外,也颠覆、解构了男性作家所创造的妓女叙事模式和叙述话语,打破了高等妓女是个人品行堕落腐朽、底层妓女是无辜的牺牲品的两极分化式认知模式,转换叙述主体,改写男性的有关妓女生活愉悦/危险的话语内涵。
-
属下能说话吗——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
-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属下
劳动妇女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
描述: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认为属下不能说话,任何自称为属下代言人的叙述实际上都是“狭义上的自我表现”。在现代中国,底层劳动妇女无疑属于“不能说话”的属下,但是,作为底层劳动妇女同性别的代言人,现代女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时常会突破时代话语,逸出传统规范,通过对女性共同的内部经验的描述和展示,对已经成为经典、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的男性文本进行消解,部分地传达了属下作为主体、有着自我意识、人生追求的声音和欲望。
-
中国现代女作家异国女性形象书写与自我身份认同——以陈衡哲、冰心、张爱玲笔下的异国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石万鹏
刘传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国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身份认同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
-
中国现代女作家异国女性形象书写与自我身份认同——以陈衡哲、冰心、张爱玲笔下的异国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石万鹏
刘传霞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国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身份认同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