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国家意识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现代国家意识   新时期女性文学  
描述: 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基本上是依照启蒙的思想逻辑来思考女性问题,启蒙的思想目标也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解放的目标,从而使女性解放问题转化为女性与“国家”、与“人”的启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总格局下,新时期女性文学关于女性经验的倾诉,关于“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着眼点并非女性性别的生存,而是对启蒙事业的承担。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   新时期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五四”女作家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女作家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然而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期,妇女的文学活动本质上仅作为男性中心文学传统的附庸而存在,她们的创作被纳入正统文化圈内,成为一种增添别趣的点缀。与此密切相关,两千年间,除了极个别的女作...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诗歌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文化反思   中国古代思想   女子   总集   《诗经》   作品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可见到若干女子的作品.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古代女性创作的成就确实是难以与男性作家相比并的,与这种情况相联系,过去对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看来,这种研究还是有不少工作可做。本文就试图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背景上,对女性文学创作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灵魂苏醒的歌唱:论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冯沅君   石评梅   冰心   五四时期   凌叔华   作品   陈衡哲   知识女性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在1919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富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妇女文学第一次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一批有才华的知识女性脱颖而出,合着时代大潮,发出前所未有的女性之声。她们以自己的创作为五四新文学奉献了风采别具的篇章。一中国女性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崛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几千年间,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发展得极其完备,封建伦理规范严格控制社会生活的
从面向女性自我到面向广阔社会——三四十年代中国妇女文学的嬗变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丁玲   三四十年代   女性自我   葛琴   作品   女性文学   革命文学  
描述: 20年代末到三四十年代,是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妇女文学创作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坛笼罩在浓重的政治斗争气氛之下,以反对封建压迫、要求个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启蒙主义的“五四”新文学,其主潮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为以争取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为旗帜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革命文学,女性创作也在此背景下呈现了新的风貌。如果从文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主要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作为划分文学发展阶段的依据的话,可以说,以题材的社会性、思想的革命性为重要特征的三四十年代妇女
性别批评的构建及其基本特征
作者: 乔以钢   张磊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  
描述: 性别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无区别的概念.对"性别"的关注和思考,构成其互补共存的基础;而理论背景、关注焦点、批评对象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又使之在文学审美和性别诗学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不尽相同的风貌.性别批评力图摆脱男/女二元论的文学批评模式,融入复合式的批评视角,在女性文学身份疆界和叙述疆界方面有所开拓,总体上呈现出流动、复合、多向延展的特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