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与男性文化视阈
作者: 丁帆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诗学   有差异的声音   男性文化视域   基础性建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逃逸“战争”的谵语——读陈染的《私人生活》
作者: 丁帆   来源: 雨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外部世界   男性话语   话语批评   女权主义   陈染   核战争   私人生活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有理论家预言,未来廿一世纪的战争不再是先进的核战争、电子战争,而是两性之间爆发的大战。其实,在中国的九十年代,已有一批致力于女性文学和女权话语批评的作家与批评家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或许,在中国这个根深蒂固的以男性话语为权力中心的大舞台上,这种呼喊的细语显得十分孱弱而苍白,被那庞大的主流法话语(亦为男性权力机器的象征)挤出了话语中心,成为几个凤毛麟角的女
心灵的炼狱 新时期女性文学专论
作者: 齐红   来源: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分两篇“女性的自塑”、“女性的他塑”。研究了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的自我意识、家园意识、生命意识、乡土意识、爱情观念以及男性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创作心理,男性作家笔下的都市女性形象,女性苦难的审美表现等内容。
女性:在“新”与“旧”之间——凌叔华小说论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凌叔华   现代   女性  
描述: 在上个世纪的女性写作中,凌叔华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女性人物群体——“高门巨族”的女性。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些女性身上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融合,而凌叔华本人作为同样出身于“高门巨族”的女性,她对笔下人物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既有理性的审视,又有本能的辩护,这注定了她批判的不彻底性。
女性文学与文化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文学   指向性   主持人   关键词   历史   女性  
描述: 主持人语:如果要对本期三篇文章的共同"指向性"作出一个描述,那么我愿意选择"看见"作为关键词。三篇文章分别选择了三位女性作家作为研究个案—吴绛雪、徐小斌、林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看见"女性—"看见"渐行渐远的历史,"看见"历史深处那越来越模糊的女性面影,"看见"女性的镜中之我,"看见"欲望、"介体"以及情感的深陷与迷离……然后经由这些看见那锁闭在社会面孔背后的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下文学   女性生命   性文学   精神困境   职场小说   黄佩   存在主义哲学   救赎之路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描述: 主持人语: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来看,人生来就会陷入各式各样的困境: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自由与法则的冲突,个体与群体的碰撞,人类对理性、和谐的追求与自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断裂”……而作为女性,更有一些伴随性别因素而来的个体困扰,比如身体的弱势、社会的歧视、文化与道德的束缚、男性的干涉骚扰与权力控制,以及因以上诸种原因导致的生存空间的逼仄,等等。如何面对并克服、超越这些人生的困境,对每一个现代女性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三篇文章关注的正是当下文学写作中涉及的女性困境问题。知识女性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当程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情感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主持人语:仅就概念而言,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文革”后的批评领域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命名”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关乎这个研究领域的观念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女性文学研究”更多强调纯粹的文学批评;80年代中后期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将西方性别理论的诸多体系引入中国的文学批评话语,对女性“权利”的主张与强调使女性文学批评沾染了一些强权色彩;至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定义方式悄然将研究中的权利色彩淡化,性别研究的范畴
女性文学与文化:叶弥研究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协副主席   范小青   《收获》   性文学   文学刊物   小说叙事   中国作协   文学奖项   鲁迅文学奖   个体情感  
描述: 主持人语:对于寓居太湖畔的叶弥来说,2014年的夏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她的长篇小说《风流图卷》在文坛最具说服力的大型纯文学刊物《收获》上发表,短篇小说《香炉山》获得国内最高文学奖项之一—“鲁迅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协会员、苏州市作协副主席的叶弥,当年以中篇小说《成长如蜕》惊艳文坛,十年之后,她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被中国影坛最具个性的演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书写”与“行走”:通往救赎之路-知识女性的精神困境与自我超越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行走   书写   知识女性   西蒙·波伏娃  
描述: 今天,知识女性的生存境遇尽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不平等的阴影仍然随处可见。在保持独立性与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她们比男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更容易陷入某些精神的困境。如何才能让自己从困顿、崩溃、灰暗乃至绝望的心绪中摆脱出来,从而获得最后的“超度”,这是许多女性作家和女权理论家们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虽然尚未得出明确统一的答案,但是写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西蒙·波伏娃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们,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书写”与“行走”也许是通往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一座很好的桥梁。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林白访谈录
作者: 林舟   齐红   来源: 花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诗性   写作状态   生命理想   小说创作   小说写作   女性写作   林白   心灵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小说家,林白在她的小说中所展示的世界,给人的最为直接而强烈的印象或许就是它那不可羁縻的激情的洪流,它拍击乃至冲垮了小说的陈规俗套筑起的堤岸,在一片汪洋恣意涌聚的风景中,突现出撤除了任何遮拦和屏蔽的心灵。从根本上说,这是从重重重压下耸身挺立的女性的心灵,她柔软而敏感的触须,从女性的角度贯通起当代生活斑驳的光影和沉滞的阴云。在对这样的心灵的接近中,我们看到了林白作为女性写作者将对生命存在的深切体验和超越意向,化解为快意自由的叙述语流,诗性的光雾从中升腾起来,女性生命个体对自我的确证、对非我的拒斥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