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荧屏上的职业女性形象(上)
作者: 一鸣   来源: 国际展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职业地位   职业能力   安吉   中央情报局   劳拉   广告公司   电视剧   男性   50年代  
描述: 职业女性作为二次大战后兴起的社会群体,逐渐在荧屏上占据重要地位。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职业女性形象自50年代至90年代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原因不外乎职业女性比重增加,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以及整个社会对职业女性的看法有所改变。
美国荧屏上的职业女性形象(下)
作者: 一鸣   来源: 国际展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务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80年代以来   连续剧   母亲   安吉   劳拉   阿曼  
描述: 职业女性的个人生活 这些电视剧中还展示了职业女性个人生活中的困惑。 安吉拉和阿曼达虽然都是母亲,但是,剧中内容则清楚地表明,她们无法既做事业的强者,又当好符合传统角色要求的母亲,因此,她们需要得到帮助。安吉拉家中除了与她共同生活的母亲以外,还请了一个专业管家,即男主人公托尼·麦克利。一次,安吉拉被托尼搞得很不愉快,一气之下决定把所有的家务大事拿到办公室处理.可是,她不仅未能处理好家务,而且影响了她的成功的工作,包括至关重要的合同谈判。阿曼达也与母亲同住并得到母亲的帮助。起初阿曼达把自己的家
闺中的“奇女”想象—略论清代女性诗歌中的王昭君、花木兰、秦良玉等形象
作者: 顾一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构   女性本位   奇女想象   女性文化   清代女性诗歌  
描述: 有清一代女性文学大盛,女性作家有如过江之鲫,随之而来被发掘的作品也是车载斗量。这一现象近年来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由笔者目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来看,清代女性作者在其诗歌中吟咏女性历史人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女性大多是有奇遇,有才气,有胆识的传奇女性,这些女性在清代被称为“奇女”,且在清代形成了奇女的审美。因此本文以清代闺秀诗人所创作的奇女形象为分析主题,以男性文人创作的奇女形象作为对比参照,试图探究女性诗人是如何在原有奇女主题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女性意识的、不同于以往的奇女形象,通过这一曲折过程的
女性与电视广告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电视广告   性别特征   推销商品   生理性别   女性受众   观赏价值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中国女性  
描述: 女性与电视广告
女性文学美学风貌的现代嬗变──女性文学艺术追求的现代衍进之一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叔叔的故事》   美学风貌   新时期   女作家   王安忆   现代主义   “病态美”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艺术追求  
描述: 女性文学美学风貌的现代嬗变──女性文学艺术追求的现代衍进之一任一鸣中国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前行后,于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再度崛起。①崛起后的女性文学经历了由以张洁、张抗抗为代表的追寻理想爱情,到以张洁、张辛欣为代表的追寻女性“自我”价...
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兼与80年代女性文学比较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解构   女性作家   新时期   王安忆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纵观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文学,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即是从女性文学的崛起到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这样一个现代衍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最具特色的现代衍进轨迹之一。具体说,即是从女性文学追寻女性“自我”价值,转向女性主义文学置疑被男性中心文化异化了的“女性主体”;由女性文学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不平等境遇的困惑与抗争,转向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其女性人物,对男性中心文化予以游戏与解构。前者典型的是以张洁的《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发展阶段;后者典型的是以王安忆的
从“女人不是月亮”到“女人也是太阳”:张洁与刘西鸿的意义比较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女主人公   女性气质   张洁   女性自我价值   爱情婚姻   女性文学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从“女人不是月亮”到“女人也是太阳”──张洁与刘西鸿的意义比较任一鸣张洁等女作家将爱情至上、为爱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对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向。张洁等“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的现代性衍进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男性文学   女作家   现代女性意识   新时代   现代性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影响与制约  
描述: 尽管新时期的每个女作家基于各自独特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作品风格以及美学追求的差异。但从总体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构成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在新时期女作家的优秀作品中,渗透其间的女性所独有和共有的女性意识,是这一范围文学的同质意识的体现。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每一个历史时机的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总要受该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中国的女性如今正生活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精神生活都相对稳定的新时代。异常活
革命的女性与女性的革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文学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三十年代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趋同倾向是把女性形象叠印在民族危亡,阶级较量的广阔背景下,满腔热情地描写革命的女性与女性的革命。其审美呈现出粗犷豪放的总体风格。
爱情婚姻观念的悄悄变化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人生》   刘巧珍   婚姻观念   面部表情   道德谴责   编导者   子般   封闭式结构   漫画化  
描述: 影片《人生》通过高加林归来的封闭式结构,展示给观众的是:一方面为高加林失去金子般的刘巧珍而深感婉惜;另一方面,高加林又被当作负心的『陈世美』而倍受惩罚和冷落。由于编导者给予了被遗弃的巧珍全部的礼赞和同情,对其依附性性格及心理欠缺必要的时代分析,同时,也由于黄亚萍被塑造成一个缺少内在美的多少放漫画化了的女性形象,所以整个故事难免印上传统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旧痕,从而以高加林咎由自取的归来完成了对他的道德谴责。然而对于类似的问题,在《老井》中则有了另外的新的理解和处理:在静默的大山雪野中,井台边,巧英来向旺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