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唯物女性主义视域下林小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韩丹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唯物女性主义   林小琴   《苦甘蔗》  
描述: 唯物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强调只有改善女性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作家林小琴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对华裔女性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的遭受的双重压迫,展现了华裔女性为争取独立、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人性的力量:简析《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韩彬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小姨多鹤》   力量  
描述: 《小姨多鹤》是一支人性的赞歌。作品通过这六口之家里的亲情、爱情、友情,把人世间的伟大人性开掘得淋漓尽致、深刻辟透。战争如此残酷,但它在人性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生活固然艰难,却也不能压倒人性的力量,没有比人性更坚强的了。
碧落黄泉 两处难寻:作家林小琴《苦甘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韩丹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林小琴   《苦甘蔗》  
描述: 作家林小琴是美国第二代华裔移民,她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对华裔女性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的双重压迫,展现了华裔女性为争取独立、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希腊神话中男权意识建构下的妖魔化女性形象
作者: 韩艳   王秀银   来源: 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症   希腊神话   男权意识   妖魔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权意识形态通过性别制度和话语霸权秩序构筑起男性社会的文明大厦.在这样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中,女性只能以一种异化分裂的形式存在.古希腊神话作为世界神话中的一朵奇葩,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真实镜像,并揭示了父权制度建立以后,男权意识通过对妖魔化女性形象的建构来维护其统治秩序.
论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的形象及其精神特征
作者: 韩荣玉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特征   形象   当代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由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作为历史另一半边天的女性开始解放,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成形,知识女性作为引导社会重大变革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当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行动和精神特征。
资本、受众与“网生代电影”女性人物谱
作者: 韩程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生代电影”   身份   资本   受众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指出“网生代电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受众参与创作,为受众所创作,体现了受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态度、欲望和审美;其次,本文解读“网生代电影”塑造的“妥协于资本”“为资本奋斗”“为资本而漂泊”“拥有资本”“罔顾资本”的五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并区分了男性凝视中的女性和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指出前者映射了男性对资本逻辑的认同,承担了失意男性对创伤的宣泄,后者的“奋斗”则被爱情叙事所弱化,唯有罔顾资本的女性形象以对“性”话题的直白亮明了一种“独立”姿态。最后,受众在凝视中形成了重复指认及再度内化,从而局限
中国当代网络小说的价值取向—— 《何以笙箫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
作者: 韩冷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父权   大众文化   网络小说   莎士比亚  
描述: 从中国现代戏剧的萌芽到当代的大众文化,中国叙事文学深受莎士比亚戏剧的滋养。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当代的网络小说《何以笙箫默》之间,内在情节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中可以管窥莎士比亚戏剧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莎士比亚戏剧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社会现实,具有深广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莎士比亚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塑造女性形象的大师,他开创了塑造女性形象的新境界。莎士比亚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莎士比亚化”这一审美原则发生作用的。然而遗憾的是,《何以笙箫默》并没有继承莎
从两性文化视角对当代男性油画家笔下女性形象的透视
作者: 韩靖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个男性画家绘制女性形象的过程,也是他对于女性展开感受和回忆的过程.画面上或端庄或灵动的女子,她们或纯净或诱惑的眼神其实是画家本人对于两性关系的态度的体现.新时期以来,当女性题材的油画创作开始走出文革时期概念化脸谱化、的误区,男性艺术家们又被允许在架前自由抒发对于一个女人的感受和回忆时,姿态纷呈的女性形象便代替了"铁姑娘"独霸大下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作者: 韩垄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站在“人生边上”“看”女性婚恋
作者: 韩博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心态   叙述视角   女性形象   侧重点  
描述: 在钱钟书和杨绛的代表作《围城》和《洗澡》中,作者以一种站在“人生边上”的“看”的态度,对众多女性爱情婚姻进行了冷静的审视与总结,尤其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通过叙述视角、创作心态和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展现了各自的观点与艺术魅力。
< 1 2 3 4 5 6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