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加强私营经济中的妇女工作
作者: 柏苏宁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调整   妇联组织   组织网络   劳动权益   个体私营经济   女性从业人员   经济发展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加快发展  
描述: 加强私营经济中的妇女工作江苏省妇联主席柏宁随着改革的深化,妇女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自身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但是,个体、私营经济从业妇女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呼唤个体、私营经...
中国第一所自办女校
作者: 罗苏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第一所自办女校
如何运用系统论原理指导山区妇联工作
作者: 苏灵芝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何运用系统论原理指导山区妇联工作
《克拉拉·蔡特金评传》一书出版
作者: 苏讯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杰出领袖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学术专著   问题提出   独到见解   国际妇女运动   工人运动   蔡特金   评传   图书馆  
描述: 我院副教授孔寒冰博士历时近十年写成的学术专著《克拉拉·蔡特金评传》,1997年5月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序言、后记外,共19章,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约26.3万字。 克·蔡特金(1857—1933)是德国工人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和著名活动家,国际妇女节的倡导者。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考察、研究和订正了许多史实,对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全书有注释六百余条,涉及中西各
一齐动手铲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
作者: 陆苏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齐动手铲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
中西方女性文学身份建构的比较研究
作者: 苏忱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身份建构   身份   布拉德斯特里   话语策略  
描述: 文化研究理论认为,身份有着结构的特征,它被认为是建构的而非给定的。本文从作者、文本、和社会语境三个方面比较中国女词人李清照与美国女诗人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在男性统治的文学世界里建构各自的文学身份的过程,剖析她们使用的话语策略,从而揭示中西方女性在文学身份建构中拥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和体验。
女性文学专题:胡辛作品论析
作者: 苏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底蕴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论析   海峡两岸   传记   影视作品   女性文学   发表论文   短篇小说  
描述: 编前语:作为一名上个世纪80年代以处女作《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女作家胡辛,至今已出版图书38本,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导影视作品17部,三部传记在海峡两岸出版,在世界华人区中有较大的影响。她以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验
雾峰林家的女性学佛人:以台中灵山寺德真法师为例
作者: 苏全正   来源: 玄奘佛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炳南   德真法师   靈山寺   林献堂   雾峰林家  
描述: 雾峰林家的女性学佛人:以台中灵山寺德真法师为例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女性创作
作者: 丰杰   苏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经验   池莉小说   文学创作领域   学术话题   地域文化   学史   萨满文化   女性创作   文学写作   萧红  
描述: 俗语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学创作领域,地域特征与文化属性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秉性与创作,而作家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本土文化的表达者与代言人。正是丰富的地域文化写作,成就了文学史上“京派”和“海派”的学术话题,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文学滋养。与男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相比,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敏感细腻,沉积着更加浓厚的地缘情结。本期热点话题聚焦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女性文学写作,在地域界限和精神维度领域,分析女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性伦理表现之意义反思
作者: 苏状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主要以性伦理的颠覆表现为特征.文章试图挖掘这种性伦理表现时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认为其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反叛之路的必然阶段,一方面性是传统父权和夫权压制的历史起点和症结所在,因此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关键,另一方面对性的独特感受又拓展出女性文学创作的独特话语和文化空间,并在这种颠覆中流露了人存在最复杂、最深刻的形而上意义的挣扎,不应被忽视.
< 1 2 3 ... 19 20 21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