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苏,别特罗娃,Л.И.Петрова,,千山辑】搜索到相关结果 207 条
-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七) 迈向心灵自由的足迹——璩秀秀形象所包涵的新的人学价值
-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超越性
心灵自由
快乐论
《崔待诏生死冤家》
快乐主义
人学价值
璩秀秀
女性形象
市民阶层
-
描述:
宋元话本中有一篇《碾玉观音》,其中的女主人公璩秀秀,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虽然产生于古代,却包涵有近代人学因素在内,在中国文学史中树起了一座人学思想的丰碑。因此,璩秀秀是值得认真而深入研究的一个艺术形象。 (一) 《碾玉观音》见于《京本通俗小说》。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入《警世通言》一书中,改题为《崔待诏生死冤家》,并注明是“宋人小说”。可见此小说是宋代作品无疑。一般文学史家亦列入宋代文学加以叙述。 《碾玉观音》写一个装裱古今书画的手工业者的女儿璩秀秀,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被迫卖给咸安郡王,在王府内做为
-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十二):古今同哭悲情种:关于林黛玉人格状态的文化分析
-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性
社会人格
多余人
中国文学
情种
典型人物
封建文化
林黛玉
女性形象
人格发展
-
描述: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典型人物。她在贾府中虽然过着千金小姐般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上却无比痛苦.因此造成她人格发展的不和谐性。正是自然人格的突出发展和社会人格的萎缩.造成她性格的叛逆性。成熟而又非社会化,是她人格的基本特征。她的性格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某些方面相通,但在本质上卫不同于“多余人”形象,而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尚处在封建文化的范畴,还没有成独立于封建文化之外的文化体系和独立的价值观。
-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九) 黄莲苦海乐逍遥——论《老残游记》中逸云的分裂人格
-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残游记》
斗姥官
佛教
逸云
分裂人格
-
描述: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
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几点看法——写在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开播之前
-
作者:
苏双碧
来源:
求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
历史研究
-
描述:
46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即将开播,这是迄今为止在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最具气魄的一部电视剧。作为一个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看完这部片子感到欣慰的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结合得比较好。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所出现的重要人物都有所反映。至于剧中塑造的一大批女性形象,尽管多出于虚构,但增加了戏剧性和艺术性,似也还能接受。当然,这部电视剧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对这个电视剧应作如何评价,留给观众去评说,我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太平天国这场革命运动留
-
巴甫洛娃与“天鹅之死”
-
作者:
肖苏华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芭蕾
《堂·吉诃德》
洛娃
《天鹅湖》
《胡桃夹子》
芭蕾舞团
《睡美人》
《舞姬》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
描述:
巴甫洛娃与“天鹅之死肖苏华二十世纪初芭蕾舞坛升起一颗巨星,她是那么明亮、那么耀眼,凡是看过她演出的,哪怕一遍,都终生难忘。她就是俄国伟大的舞蹈家安娜·巴甫洛娃。巴甫洛娃1881年1月31日出生在彼得堡的一个贫民家里。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士兵,母亲给人洗衣...
-
女权的图像——读解阿莉斯·尼尔
-
作者:
矫苏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叛逆
女性艺术家
哀怨
坎坷
欢乐
画家
范型
读解
传奇色彩
-
描述:
阿莉斯·尼尔(Alice Neel,1900-1984)颇具传奇色彩,个性温柔而叛逆,经历既坎坷又幸运。作为女性的“画家与画中人”,尼尔创造了一种新的描绘与被描绘的范型。就画家而言,她挣脱了女性艺术家的抑制和定势,大胆直率地表现了自我的真实,爱情、性、渴望、母爱、顺从、反抗、哀怨、担忧、欢乐等等体验被不假掩饰地复杂地展现出来,揭示出内心世界的隐秘情愫。就绘画对象或画中人而言,她的图画表现了真实和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传统画家和现代画家笔下,女人是被动、简单的,她们基本以美丽、优雅、装饰或被戏弄的形象出
-
纽约女郎
-
作者:
苏新连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巴塞尔姆
同学聚会
厄普代克
多产作家
国家图书奖
美国当代作家
女权主义批评
普利策文学奖
文学技巧
-
描述:
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是一位总是让评论家"落伍"的多产作家。截至1997年底,关于厄普代克的评论著作已经有二十五六部之多,对于一个仍然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来说,这应该是极不寻常的。由于厄普代克的多产,现有的评论很快就变得"过时"了。自从1984年罗伯特·代特威勒在美国著名的作家评论系列丛书中出版了关于厄普代克的十分有价值的评论以后,厄普代克又创作了至少十七部作品。迄今为止,厄普代克已经有近五十部作品问世。这其中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文论和诗歌。厄普代克于1932年出生于美国宾
-
深沉的奴隶之爱——论“奴隶丛书”三著作中的女性“奴隶”形象
-
作者:
苏卓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收》
奴隶丛书
《生死场》
《八月的乡村》
女性形象
-
描述:
“奴隶丛书”三著作《丰收》、《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中刻画了一组女性“奴隶”群像。这些女性“奴隶”形象具有时代的共性,充盈着浓重的悲剧意蕴,但由作品的选择视野分析,叶紫、萧军、萧红三位作者又具有迥异的女性观。
-
论《茶花女》悲剧的成因
-
作者:
苏屹峰
来源: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男权社会
自我意识
依附
-
描述:
通过对玛格丽特风尘妓女哀怨命运的分析,说明在男权社会里,被置于“第二性”的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而妓女成为腐朽阶级各类人的玩物,等待她的命运只是社会的迫害,各个阶层人的凌辱。那些处污浊之中,仍保持着心灵的纯洁,渴望正常人生活的妇女,她们只能以死亡达到对自身的救赎,她们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也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人格、尊严的残酷扼杀;又是性格悲剧,是主人公争取某种世俗以外的价值,以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作品塑造了要求人格独立、追求真正爱情、自我意识觉醒的马格丽特这个美丽纯洁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只有自我意识觉
-
《黄河东流去》中爱爱形象分析
-
作者:
苏竹青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爱性格
悲剧色彩
人格结构分析
爱情幻灭
老清婶
-
描述:
李準的《黄河东流去》是对黄泛区流亡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其中的女性形象“爱爱”性格鲜明,极具特色。本文从爱爱的性格、她对于爱情的希冀而环境却不允许以及其母老清婶只顾物质,对女儿精神方面漠视,硬行施予压力等多个角度分析该人物悲剧命运所形成的原因。
<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