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贝蒂·弗里丹,Betty,Friedan,,邵文实,王爱松】搜索到相关结果 309 条
-
走出塔的女人——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分裂意识
-
作者:
田美莲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分裂的现实状态
自审
女性分裂意识
女性分裂心理状态
-
描述:
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在世纪交会之际,迎接着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与中华民族共振的发展史上,有过辉煌成就,也曾经迷失过、彷徨过。20世纪晚期女性写作对此运行轨迹作了真实的记录。可以说,80年代以降历史机遇的馈赠与西方女权理论的诱导,直接强化与指导着走向开放的女性书写。80年代初一些女作家以不让须眉之气魄,以自己的“雄性”,显示出锐不可挡之气势,意欲与男人“一决天下”,如《方舟》(张洁)中女性的勇气固然可佳,但这不能不说是在对自我规避、扭曲;85年文学新潮前后的一些女性作品,如《你不可改变我》(刘西鸿)等有着女
-
延安时期女作家红色文本的别样美——论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
-
作者:
卢美丹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延安时期,陈学昭并不是最为人关注的女作家。在整个文学史中,并没有看到她美丽的印记,甚至是在女性文学史中,谈到三四十年代女性作家时,也不见有关她的只字片语。陈学昭是有着"五四"作家、留法作家、解放区作家三重身份的杰出女性。不论是在其生活优越的年轻时代,艰难困苦
-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吕碧城
女性文学
近现代文学
文化主体
-
描述: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
《觉醒》:追求与否定
-
作者:
曲美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艾德娜
女性话语
觉醒
女性自我
丈夫
小说
否定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有着世人眼中的美满生活。然而在一年的夏天,她遇见了劳伯特·赖勃伦,并与之坠入爱河,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精神上不同层面的觉醒。整部小说以艾德娜的觉醒为主线,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女性角色也不容忽视。她们分别是堪称传统女性典范的阿黛儿·拉提诺和孤身一人的钢琴家芮芝小姐。虽然花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和女主人公艾德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20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女性身份书写
-
作者:
叶美丽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身份
父权社会
二元对立
视角
-
描述:
英国女性文学曾因其在叙述视角、语言风格和作品主题等方面与强调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社会相冲突而遭遇抑制和否定。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国的女性作家们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义无反顾地与父权制进行抗争,将聚焦
-
论白玛娜珍的两部长篇小说
-
作者:
徐美恒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化抒情叙述
白玛娜珍
长篇小说
藏族女性文学
-
描述:
白玛娜珍的两部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显示了藏族女性文学的成就。从题材的现代性和对现代生活中女性情感世界的把握来看,《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开拓了长篇小说中藏族女性现实生活的表现空间。散文化的抒情叙述,大胆而热烈的女性意识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感和神秘的宗教文化,这些因素使这两部长篇小说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也成就了作家的浪漫主义小说风格。
-
对姚玉光先生与我“商榷”的回答
-
作者:
陈祖美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
《声声慢》
-
描述:
一、“姚文”是“商榷” ,还是用“滑稽”、“一意孤行 ,在牛角尖里钻不出来”、“穿凿附会 ,生拉硬扯”、“阉割”李清照等等无理言词 ,对我冷嘲热讽 ?二、“姚文”中不仅对“自裁”、“起复”等词的使用是似是而非的 ,而他把近人梁令娴《艺蘅馆词选》认为是“明人田艺蘅的”、用小说中的话冒充史书的记载来反驳我……这一切难道能叫学术和商榷吗 ?三、对姚玉光专著《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几点疑虑和几句结语。
-
当今世界女性主义批评的潮流与动向
-
作者:
陈铉美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中心批评
女性写作
-
描述:
欧美女性主义批评对当代东方女性文学思潮及女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择其要点对源于欧美的女性主义批评的源起、发展、流派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
-
游移的身体•重层的镜像-由秋瑾的艺文生命观看其身分认同问题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文学
身体
晚清文学
秋瑾
身分认同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代女詩人秋瑾的革命事業眾所周知,然本文擬由她的藝文生命以觀看她的身分認同問題。首先,就其藝文生命而言,她所創作的文本同時以文言與白話書寫呈現其內心世界的不同心影。除了以嫻熟的文言書寫小兒女的私語外,也論家國、頌英雄以及自勉勉人。然而白話文也是她的書寫選項,尤其是投身革命大業之後,熱衷於興女學與辦報刊的她,不能免俗的使用呼告宣講式的白話文,以啟蒙普羅大眾。由此可見,其藝文生命的豐富性頗值得探究。接著,以秋瑾的創作文本做為觀察她的身分認同的起點,可由其生命史談起。出身於閨閣教養中的她,依循傳統規範順理成章地
-
对姚玉光先生与我“商榷”的回答:[李清照及其词]
-
作者:
陈祖美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词
-
描述:
一、“姚文”是“商榷”,还是用“滑稽”、“一意孤行,在牛角尖里钻不出来”、“穿凿附会,生拉硬扯”、“阉割”李清照等等无理言词,对我冷嘲热讽?二、“姚文”中不仅对“自裁”、“起复”等词的使用是似是而非的,而他把近人梁令娴《艺蘅馆词选》认为是“明人田艺蘅的”、用小说中的话冒充史书的记载来反驳我……这一切难道能叫学术和商榷吗?三、对姚玉光专著《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几点疑虑和几句结语.
<
1
2
3
...
17
18
19
...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