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中的妓女形象
作者: 刘美燕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职业化生存   都市近代化   青楼文学   现代质素   妓女形象   《海上花列传》  
描述: 本文从妓女形象入手,在回溯青楼文学的基础上结合晚清上海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海上花列传》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引言。首先,我们对传统青楼文学进行概说,将《海上花列传》放到史的维度上去关照。其次,在对《海上花列传》研究成果整体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尽管读过此书的人都拍案叫好,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不仅寥寥无几而且相当粗略,多限于作者生平考略、作品形式方面。而事实上,作为上海都市近代化进程的见证物的《海上花列传》,其与传统的青楼文学作品相比,显露了一些独特的质素。这些新的质素(而不只
《白日悠光》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美敏   来源: “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   时间   《白日悠光》   女性  
描述: 《白日悠光》是独立后印度女性文学的经典文本,安妮塔·德赛塑造了以敏为代表的新一代印度女性形象。本论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阐释文本,鲜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和独特的历史时间意识是《白日悠光》作为后殖民女性主义文本的主要特征。
小马宝莉思维挑战魔力游戏书女孩越玩越聪明 智慧卷
作者: 美国孩之宝公司   来源: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过一个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简?爱这个出身贫寒却蔑视金钱、地位卑微而不轻贱、渴望爱情而不失尊严的伟大女性,以及一颗正直、高尚、纯洁,没有受到世俗社会污染的灵魂。《简?爱》是一部公认的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典型美国人》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特蕾莎与海伦的对比分析
作者: 沈美玲   罗媛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典型美国人》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华裔女作家任碧莲在其处女作《典型美国人》中描摹了以张家人为代表的华裔美国人在追求美国梦——成为“典型美国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欣喜、幻灭与无奈。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特蕾莎和海伦在实现各自美国梦的道路上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以及文化批评的角度对照剖析这两位女性人物,从而揭示作者是如何通过塑造这两位女性形象启示读者从跨文化的视角管窥华裔女性的生存处境。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富家子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美婧   王一涵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富家子弟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悯的一代"的代言人,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小说中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文
生存困境中人性的异化——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樊青美   王红霞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生存困境   人性   女性形象   异化  
描述: 由于独特的人生经历,张爱玲的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其笔下的女性多在物质与金钱的诱惑下,表现出灵魂腐蚀、亲情沦丧、爱情虚无的特点,深刻地揭示了乱世背景下女性面对生存困境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异化。
罗切斯特和安吉·克莱尔的异同分析
作者: 马美扬   张旗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吉·克莱尔   罗切斯特   命运   性格  
描述: 《简爱》与《苔丝》都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也成功塑造了两个具有典型性的男主人公形象——罗切斯特和安吉·克莱尔。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罗切斯特和哈代笔下的安吉·克莱尔,都是命运多舛,有着浓厚的男权意识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同中有异。本文将从命运、爱情观、性格等方面分析他们形象的异同。
女性书写中的“城乡故事”:解读尼玛潘多的《紫青稞》
作者: 李美萍   范友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女性意识   爱情故事  
描述: 本文以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紫青稞》为研究对象,探讨这部小说所着力塑造的两代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基于此,更为深入地思考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演变   中国近代   新女性   女国民  
描述: 中国的“女国民”观念提出于20世纪初,是在国民概念的基础上“国民之母”的延伸,反映了人们国家意识和人权与女权意识的觉醒。民国成立后,人们的“国民”意识进一步加强。五四时期,全民性的思想启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女子作为“国民”,也是具有个体尊严与独立人格的“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国民与新女性的形象出现了整合趋势,“新女性”成为流行更为广泛的语汇。由于在民族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中华民国始终未能成为民主与法制的现代国家,因此民众的国民意识与国民观念,尤其是女国民观念也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女性书写中的“城乡故事”
作者: 李美萍   范友悦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女性意识   爱情故事  
描述: 本文以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紫青稞》为研究对象,探讨这部小说所着力塑造的两代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基于此,更为深入地思考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 1 2 3 ... 20 21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