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清,蒲松龄,张兴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358 条
-
论《醒世姻缘传》中的叛逆女性形象
-
作者:
石小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醒世姻缘传
叛逆女性
成因
-
描述:
《醒世姻缘传》是我国明清之际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以因果报应为框架,描写了一个两世姻缘的故事。它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仍是以家庭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作者笔下,活跃着一群个性鲜明,然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她们以薛素姐、珍哥等人为代表。在作者乃至许多读者眼中,她们是悍女、妒妇、淫妇的典型,然透过她们凶暴张扬的外表,我们会发现她们身上洋溢着反传统的时代精神,她们是一群勇敢的叛逆者——在封建家庭内部,她们努力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地位;在此同时,她们为能享有与男子同样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
论严歌苓历史书写的多重视域
-
作者:
廖姝清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域外视域
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
日常化历史书写
女性视域
-
描述:
近年来严歌苓的创作颇受文学界的关注。她作品中历史题材小说占相当大的比例。她的历史题材的小说,以小人物的生活为视点书写故国历史,以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还原历史,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状的观察。本文主要是以严歌苓历史题材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视域、女性视域、域外视域三重视域对其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做深度的解析。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深入研究严歌苓系列历史小说,把握作家创作所持的历史观,及个人化的言说方式。绪论部分分析整理了严歌苓历史小说研究的现状,由此发现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具有的巨大言说空间,阐述论文的创
-
白公《女儿会》中的民俗描写研究
-
作者:
向清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民俗
仪式
《女儿会》
女性
-
描述:
白公的《女儿会》是以鄂西恩施土家族的民俗节日女儿会为题材的小说,在鄂西本土作家群中,这是现今为止唯一一本系统书写女儿会的小说。小说横向以时间为经,跨越三个历史时期:改土归流、民国、当下;纵向以女儿会和薛家数代女性婚姻的关联为纬;以石灰窑、大山顶、野猫嶆三个空间为据点,呈现女儿会近300年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活在鄂西恩施的作家白公,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根据地,以自己的本土经验为小说素材,使得小说《女儿会》中民俗风味甚浓。小说中的情歌、方言、俗语、谚语、服饰元素以及婚丧嫁娶的仪式都带有鲜明的民俗文化印记。笔
-
救赎之路
-
作者:
戴小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恶魔
玛格丽特
永恒女性
沃兰德
-
描述:
M·A·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纪俄罗斯的天才作家,他的创作充满神秘色彩与传奇性,其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以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代主义文学的高峰”和“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通过塑造永恒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以及恶魔形象沃兰德对大师的拯救、对整个社会的救赎,表现了对社会历史环境剧变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探索信仰缺失、精神危机出现时人类该如何走上救赎的道路
-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起源、发展及影响
-
作者:
亓蓉清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裔美国妇女
黑人女权主义
美国妇女研究
黑人女权主义组织
黑人女权主义理论
-
描述:
自奴隶制时代起,美国黑人妇女就一直处在美国社会阶梯的最底层。她们忍受着来自白人男性、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的重重压迫,对美国的社会现实和她们自身的社会处境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为抵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黑人解放运动中的性别歧视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种族歧视,承继历代黑人妇女女权主义传统和种族平等观念的进步黑人女性在美国各地掀起了黑人女权主义的浪潮。黑人女权主义者们直面黑人妇女的历史经历和实际需要,发展了一套独立的系统的黑人女权主义理论,并且通过建立影响广泛的黑人女权主义组织将其付诸实践。黑人女权主义的产生不仅使黑人
-
困境与出路: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聂晓清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精神出路
写作困境
女性文学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这一时期的女性写作从规模和深度上迎来了她的颠峰时期,她们完全脱离了男性话语的操纵,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人生体验和极具个性化的叙述语言,书写了女性的生活现状、生存困境、生命体验以及本真欲望,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从身体到心灵的体察和感悟,对女性的性别存在予以彻底的自我诠释和自我确认。 但阅读大量的文本后,我们还是感受到女性自我救赎的迷惘和困惑,女性在否定和摒弃男权秩序设置的话语陷阱之后,对于如何建立以及建立怎样的属于女性自己的话语体系,对于艰难
-
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初探
-
作者:
左小清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媒介
女性意识
消费文化
欲望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繁荣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将女性写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网络媒介给女性文学带来哪些变化?女性写作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独特面貌?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对此加以研究。 第一章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网络媒介特征给女性文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网络空间中的女性书写呈现出的实际特征——即欲望的狂欢。第二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评述网络女性写作的意义。通过追溯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网络女性写作首先具有启蒙性质和追求解放的积极意义;但是深入考察网络时代的
-
高中语文教材女性题材作品及其情感教育研究
-
作者:
胡清清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材
女性题材作品
-
描述:
现今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由以前的唯理智培养“片面的人”向“全面发展的人”进化,而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语文作为一门极富人文情感性的课程,是践行学生情感教育的一大学科领域,语文教学则是通过教师自身和教材文本向学生灌之以情感、输之以教育的。情感是教材选文当中的灵魂和生命、节奏和精华,尤其是在教材的女性题材作品中,这种情感性更加丰富且饱满,具有举足轻重的情感教育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障碍,同时也是身心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是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刻不
-
修心系列 浮生六记浪漫古典行
-
作者:
清
沈复
张诗群
来源: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清人沈复以一枝深情率真之笔刻画了一位憨而真、惠而美的女性形象——芸娘。她既是沈复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也是沈复乃至所有中国男人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从俞平伯到林语堂,从冯其庸到曹聚仁,从古人到今人,无不为之心仪折服!《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一书分读、品、悟三部分。读,是沈复之作原汁原味的呈现,让你领略古典文字的意韵兼情韵;品,是沈复原作的全译文,译文突破对译樊篱,用雅致婉约的文字传其温暖悲凉的神韵。悟,是从沈复原作生发的随感。执子之手的欢欣,林下风致的诗意,相濡以沫的温情,无法与子偕老、情深不寿的宿命!沈复给
-
全本红楼梦 图文典藏全本注释版
-
作者:
原
清
曹雪芹
高鄂
来源: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讲史小说
清代
中国
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
-
描述:
本书共分4册,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有人统计约有九百余人。虽然宝、黛、钗三人故事是整部小说推进的主要线索,曹雪芹却并未因此忽略其他人物的描写,而是同样甚至更为出色描绘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又以王熙凤、贾探春等女性形象最具特色。
<
1
2
3
...
8
9
10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