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博大襟怀徒奈何
作者: 张慧   屈艳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咏月》   香菱   悲剧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红楼梦》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其中的许多女孩儿都让人怜叹,香菱则是突出的一个。她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生于虽不甚富贵但也是乡宦的人家,却从小被拐,从此开始了悲剧的一生。她不能像晴雯、司棋那样有自己的爱情追求、向往;也不会像平儿、袭人那样,掌一点实权,妄想再爬高一点;又不像鸳鸯那样刚烈,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命运;更不像赵姨娘那样龌龊,阴谋害人以求出头。其实她的思想感情相当细腻和丰富,被称为“诗魔”、“诗呆子”。宝钗带她住进了大观园以后,实现了这个愿望。在经过了初步的学习之后,作了一首由黛玉命题
女性意识的觉醒:解读电影《茉莉花开》
作者: 张慧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父权缺失   女性成长  
描述: 《茉莉花开》是一部极具女性意识的电影作品。电影借用三个不同时代中的妇女形象展现出妇女意识的觉醒。女性的成长之路始终都被隐藏起来。女性意识的探索之路是十分艰难的。本文借助这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从“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命运”、“父权缺失下的女性成长”两个方面解读这部电影。
鲜明与生动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画廊:曹禺和夏衍的剧作比较
作者: 张慧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衍   剧作比较   曹禺   女性人物  
描述: 曹禺和夏衍同是我国三、四十年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把自己对现实,对生活的感受融入作品当中,塑造出一批精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以独特的审美效果为世人所瞩目。这些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着非常强的可比性。
对《盲刺客》中女性人物的拉康式解读
作者: 张慧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康   玛格丽特   艾丽斯   精神分析理论   全新视角   布克奖   阿特伍德   心理分析   艾丽丝   亚历克斯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著名的加拿大作家,2000年出版的小说《盲刺客》获权威性文学奖“布克奖”。本文应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两个女性主人公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盲刺客》的全新视角,让读者站在心理分析的高度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阿特伍德在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和社会意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的小
论《沂蒙》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宋法刚   杨典武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战争题材   《沂蒙》   女性形象  
描述: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意识   女性  
描述: 本篇论文以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金锁记》为切入点,以张爱玲过早的经历人生的大喜大悲以及对人生抱有热情而荒谬的幻想为背景,分析了作品中最典型的女性形象——曹七巧的悲剧人生,从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婚姻生活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悲剧意识的成因。
同样的家族抒写不同的叙事目的:《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的比较阅读
作者: 秦法跃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事业   地域   革命叙事   性别  
描述: 《第二十幕》和《茶人三部曲》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以描写百年动荡下家族事业的兴衰起伏和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长篇巨著。由于作家性别和生活场不同,两部小说对家族事业和革命历史的叙述目的、家族中男性和女性形象塑造上有很大的差异。
《木兰诗》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 张如法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观点隐蔽而又以非常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从而给人多方面的感受。《木兰诗》就是这样的作品。全诗虽然只有二百多字,却反映了木兰十二年间变化起伏的不平凡的生活经历。由于情节的曲折和形象的丰满,致使有些同志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来理解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有的强调她不爱名利地位、追求和平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有的强调她勇敢、刚毅,顽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高贵品质;有的强调她抗击北方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那么木兰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木兰诗》所体现的社会意义究竟
丁玲——描写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妇女系列形象的文学界第一人
作者: 张如法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丽嘉   陆萍   杜晚香   女性形象   曼贞   史诗  
描述: 本文论述了丁玲所塑造的自辛亥革命前后至七十年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女性形象特征,展示了二十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
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
作者: 法悟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史美伦   股票市场   2003年   货币政策   谢企华   董明珠   中国   瞿素芬   吴晓灵   女性   企业家  
描述: 投身中国经济的女性人物仿佛是一个个不老的传说,了解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体验她们的心路历程。我们能感到在她们纤弱的身躯中包裹着的是坚毅与力量。在领略引领经济大潮的女性企业家风采的同时,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也跃然展现……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