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代文学考论
-
作者:
白晓帆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山左作家 隋代文学 关陇作家 江左作家
- 描述:隋代(581年—618年),源自北周重臣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是五胡乱华之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至此结束了从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由于隋代在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朝代,所以有隋一代的文学,也处于南北朝文学向唐代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过渡阶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其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不容忽视。虽然国祚短暂,然而政治、经济、文教、文学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对南北朝文学的融合及唐代文学的兴盛等许多方面影响较大。然而隋代享国仅仅三十七年,本朝土著的作家几乎
- 陕北农村庙会女性参与实证研究:以佳县白云山庙会为例
-
作者:
刘文娜
学位年度:2012
学位授予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公众场所 自我认知 白云山庙会 女性参与
- 描述:本文在论述陕北地区农村庙会概况的基础上,以佳县白云山庙会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学尤其是宗教社会学、性别社会学以及女性学等的相关理论和视角,研究陕北农村庙会女性参与的内容、特点、功能、文化变迁,并试图解释在转型期庙会参与这一事件中当地女性的自我认知。文章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有机组成:第一部分:引言。概述本论文的研究缘起、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陕北庙会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说明论文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陕北庙会概述。指明陕北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庙会发展状况、文化背景
- 陈香梅文学中的文化精神
-
作者:
庄文永
学位年度:2003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精神 陈香梅 文学
- 描述:本文以《陈香梅文学中的文化精神》为题,是现今为止第一篇对中国文学上的重要作家陈香梅及其创作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填充了陈香梅文学研究的空白。本文将陈香梅的文学创作放在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视域中,并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进行比较、观照,探究陈香梅文学创作中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情感世界、民族情感,以及人生观、爱情观、文化观、思想观、政治观等。并将之放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中,通过中西文化在陈香梅身上的冲突、融汇与整合来分析陈香梅文学作品的人生哲学、女性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以及其文化观念和政治思想。同时也将陈
- 陈芸《小黛轩论诗诗》研究
-
作者:
王丹
学位年度:2016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陈芸 清代 论诗诗 女性
- 描述:陈芸(1885-1911),字芸仙,号淑宜,自称“道山女子”,侯官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卒于宣统三年。陈芸自幼聪颖,善记诵,有诗才。受母亲薛绍徽影响,加之自身对于女性文学大都付诸荒烟蔓草而湮没感到惋惜,遂作《小黛轩论诗诗》。《小黛轩论诗诗》共221首,包括上下两卷,上卷100首,下卷121首,均为七言绝句。其涉及到1198位女诗人,1345部作品,论诗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则是清代女性文人创作对于前代的突破与发展,如清代女性文人团体的兴盛,女性英勇事迹的展现以及女性文人对后代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
- 陈璻戏曲研究
-
作者:
张锦秀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陈璻 女性作家 民国戏曲
- 描述: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女作家陈璻的戏曲创作作宏观的研究和分析,以全面把握和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存状态及其戏曲创作实践。绪论部分首先简述了陈璻的大致生平经历及其作品的研究状况。作者的生平经历是建立在实际资料的掌握与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其作品的研究则主要从其人、作品及曲作的曲史意义三方面综述了陈璻研究的大致状况。总体上,有关陈璻及其曲作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陈璻生平及交游的基本情况。本章主要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注重考证女作家生平及辑录其同时代和后人的评论,客观地还原
- 陈染笔下的闺阁寓言和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国英
学位年度:2005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文学 女性意识 陈染 女性文学
- 描述: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创作的缺失状态及女性意识的被遮蔽的无名状态,由此确认了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确立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先锋意义。陈染小说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展现现代女性的精神状况:童年少女时期的残缺经验;以一种寓言式的方式探询女性性别意识的复
- 陈染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
-
作者:
王璐
学位年度:2017
学位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自由词 文学创作 陈染 女性主义
- 描述:在90年代中国文学多元化的格局中,陈染“个人化”的边缘写作是最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的一个“个案”。她创作的文本有的甚至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经典文论的演绎,这使她的创作更具丰富的女性主义色彩及思想内涵。而目前评论界对陈染的研究仍存在部分误读,本论文在研读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启示下,深入陈染的创作文本,试图在诠释和解读之中,尽量将其女性主义创作的思想内涵全部呈现给读者,以期适当评价陈染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女性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否定性叙述:对抗菲勒斯中心主义陈染
- 陈染作品中的房间意象研究
-
作者:
张影
学位年度:2010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本阐释 陈染 文本价值 房间意象
- 描述:陈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描写女性生存状态,建立女性话语权,但细读她的作品,却发现她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房间意象。本文试图在个体与存在的空间关系基础之上,探讨文学所建立的女性空间世界,并对陈染作品中出现的房间意象进行分析,归纳出房间这一独特的空间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阐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当代都市女性生存状态和女性意识,进而反观女性文学的创作主题与生活理想,探寻空间意象与女性文学创作的内在关联。 本文第一部分是在个体与存在空间的关系基础之上建立文学所建构的女性空间世界,并指出女性的
- 陈染、林白创作与女性主义之关系探微
-
作者:
梁香伟
学位年度:2006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身体写作 陈染 启示性意义 林白 女性主义
- 描述:上世纪90年代女性创作十分活跃,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女性创作中,陈染、林白以个人化创作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与之前的女性创作有很大区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陈染、林白主要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作。这时期中国文坛从“文革”的沉寂状态中走出来,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潮、文化思潮、文艺思潮大量涌进中国,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陈染、林白的创作都与这些哲学、思潮、理论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最突出,女性主义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她们的创作。
女性主义是在女权运动的基础上
- 陈忠实小说的女性悲剧观研究
-
作者:
罗婷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女性悲剧观 《蓝袍先生》 《白鹿原》 男权思想 女性文化
- 描述:小说叙述演示的都是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史,《白鹿原》正是这样一篇史诗般宏伟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文本传达了他对民族命运和文化传承的思考。《白鹿原》叙述了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大约五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一轴封建宗法礼教下中国农村深沉压抑、令人震撼的长幅画卷。在这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白鹿原世界里,生活着一群性格鲜明却结局悲惨的女人,她们与那些操控其命运的男人们或顺从或抗争,一同构建了一个看似秩然有序实则鲜血淋漓的极具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宗族社会。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白鹿原》是反思文学思潮后的“鸿篇巨著”,以沉静鲁钝的叙事风格、丰富厚实的文化蕴涵和娴熟的艺术技巧吸引了众多评论家的注意力,历经二三十年其热度依旧持续不消,这种现象都被特称为“白学”,都与《红楼梦》相媲美了。而《蓝袍先生》一直被认为是引发了《白鹿原》的创作激情,《蓝袍先生》中未竟地思想观念、文学命题都在《白鹿原》中得到更深入、更理性的体现。本篇论文试图研究《白鹿原》、《蓝袍先生》的女性形象悲剧观,探讨一下如何解放女性提高其文化地位的设想与方法。本文将从女性批评视角解读陈忠实作品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如田小娥、杨龟年家儿媳般作为传统家族文化的被施虐者,不甘受辱,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却遭遇悲惨;如白灵、田芳般反叛封建宗法的现代女性积极革命,反抗传统,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如鹿兆鹏媳妇般传统本分,却成了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本文将解析在强大的封建宗法制度社会和传承千载的传统文化的力量下,让女性在男人的鼻息下屈辱地存活着,其作为人的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彰显出现代中国妇女走向真正独立、寻求深层次解放的艰难和代价,女性解放的根本途径在于创建女性文化,确立自主自立的人格意识,并唤起全社会对女性生存的思考和关注。
<
1
2
3
...
5
6
7
...
160
161
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