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
作者: 范玲娜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政治话语   女性形象   符号   异化  
描述: 样板戏中塑造了许多革命女性形象,但她们并没有多少女性特征,而是作为阶级政治的符号、男性界定的符号而存在。她们的阶级、政治身份远远大于她们的性别身份。而且在这些女性身上显现出的多是男性特征。而男性革命者们不可能真正接受女性,因为“菲勒斯“中心话语影响深入骨髓。马恩的妇女观对革命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但又被扭曲了。在样板戏中虽然想给人一种妇女翻身作主人的印象,但却将妇女置于阶级、政治的话语之下,让她们无法发出作为女性的独立声音。
论女性文学中“母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作者: 林进桃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以批判男权文化为基点,凭借女性话语阐述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女性自身。“母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是女性文学抨击男权文化和女性自身内省的结果。
女性文学与精神书写
作者: 况军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话语   精神书写   女性写作  
描述: 从上世纪20—40年代到90年代,相当部分女性作家一直注重对女性精神世界的书写和提升。近些年来,一批“美女作家”用“身体书写”涂抹着文化泥潭,无论对文学创作还是精神启迪,都起着某种腐蚀和伤害的作用。女性写作应该成为与世界进行精神对话的方式。
潜沉在海底的水族——从梅娘小说看沦陷区的女性写作
作者: 陈洪英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沦陷区   梅娘小说   女性写作  
描述: 本文旨在从两方面讨论梅娘小说,以此重新评说沦陷区的女性写作:首先,梅娘小说从书写女性自身经历和个人情感进入女性写作.其次,梅娘小说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表明中国女性写作并没有因为抗战而成为空白,而梅娘小说延续着中国新文学女性写作传统,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女性的另一种声音——论铁凝的"超女性意识观"
作者: 张芙蓉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女性意识   文化   历史  
描述: 在当下状态回首观望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进程中,自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作家,铁凝以独特的书写姿态站立在文坛中,作为一位女作家,铁凝并不否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但她又不拘泥于女性的视角,不以"女性意识"自居蜷缩在自己心灵最为隐秘也最为真实的地方.而是以一种超性别视角关注整个人类文化历史,探寻普遍的人性意义.
论“张爱玲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判   后世影响   张爱玲小说   文本意义   女性叙事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
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
作者: 安成蓉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话语的对话性   女性失语症   女性人文主义  
描述: 当今文学领域,女性失语症并未终结。为了消除女性失语症,把叙事学和性别因素结合起来从对话性的角度锲入女性文学,探讨了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前提、理论基础和具体表现,提倡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这种写作策略。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的具体体现又主要以结构上的暗辩体、不可靠叙述、人物的“抢话”、转述语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为典型。女性小说文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是女性文学与叙事话语的契合。它为建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为女性写作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它是一种策略化本质描述、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绝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