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从出土文物看唐代的胡人女性形象
作者: 杨瑾   来源: 乾陵文化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厥人   胡姬   粟特   吐火罗   李太白集   示獠奴阿段   唐墓   胡旋   柘枝舞   唐王朝  
描述: 唐代的开放与富足、丝绸之路的空前繁荣吸引着无数异域人士。据史料统计,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每年入唐的外国人络绎不绝。主要有肩负外交与朝贡使命的使臣、传教的僧侣、追求知识的学者和学生、经商谋利的商人、谋生的奴仆或艺人。他们多来自突厥、回鹘、吐火罗、粟特、大食、波斯、天竺等北方和西方地区,其中包括一些女性 [2] 。因此,唐朝人对相貌和服饰奇特的胡人女子并不陌生,"胡姬压酒劝客尝"更是长安
昭陵文物反映的初唐妇女服饰的多样化与时尚性
作者: 刘群   来源: 乾陵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服饰   襦裙   胡帽   女立俑   时尚性   唐太宗李世民   胡服   薄纱   律令格式   唐墓壁画  
描述: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在陵山的东南方分布有190余座陪葬墓 [1] 。20世纪70年代至今,文物部门已先后发掘了近40座墓葬 [2] ,出土了以彩绘釉陶俑 [3] 、唐三彩、唐墓壁画
乾陵陪葬墓壁画线刻画仕女披帛研究
作者: 王晓莉   来源: 乾陵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椁   绘画作品   章怀太子   懿德太子墓   披帛   画中   人物形象   乾陵   人物刻画   壁画艺术  
描述: 在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和石椁线刻画中,人物刻画是绘画表现的主题,在突出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人物的过程中,侍女的服饰不但是极其重要的题材内容,也是浓墨重彩之笔。仔细观察这些绘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大多仕女身上都有一条长长的帛巾。帛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