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魔域/魔欲:苏童《米》中的城市父权隐喻与女性身体政治
作者: 林荧娇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弒父神话   父权隐喻   女性身体政治   精神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  
描述: 本文旨在說明蘇童的作品《米》乃是城市黑暗文化的呈現,文中特別著重於暴力、資本主義、以及女性等議題做分析與討論。透過精神分析理論,本文嘗試解讀《米》中的城市文化中的弒父神話以及城市文化與女性身體政治二者之關係。根據拉崗的理論,《米》中的城市乃一致命意符,代表象徵陽具(Phallus),是蘇童的這名逃難鄕村青年主角之意欲取得的對象,以作爲他在鄕村洪水災難中所產生的匱乏感(lack)之塡補。也即是,書中主角是從幻想城市如天堂的想像期過渡到經歷城市父權文化的象徵期(文化和語言的時期)。而主角象徵性的弒父之因乃在於
一九三○年代“妇女回家”论战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兼论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 许慧琦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30年代   娜拉   妇女回家  
描述: 婦女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其表現、處境與社會地位,都隨著社會局勢的變遷,被輿論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甚至引導著。從五四到三○年代,中國新女性走過萬事起頭難的十數載;在這個階段出現的許多問題,後代在不同的時空又反覆上演,有關「婦女回家」的爭論即爲一例。 本文將以此論戰為主題,討論1930年代前半期,由國外而國內、從政府到民間所展開的重塑女性形象風潮,以分析婦女回家聲浪何以出現;進而從婦女回家論戰的發生背景及其過程,分析時人對婦女出路的看法。同時,本文將兼論自五四時期以降在中國廣為流傳並被賦予「出走」意象的外國女性形象
恒山民间传说初探
作者: 丁肇琴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浑源   恒山   北岳   民俗文学   传说  
描述: 筆者2010年7月至山西師範大學參加東方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提出〈恆山民間傳說初探-以文獻資料為範圍〉一文,會後赴大同市拜訪恆山民間傳說專家張劍揚先生,並前往渾源縣實際訪查,此文即是加入訪查所得的修正稿。恆山民間傳說的特色是:一、各類傳說皆備,以山川名勝傳說最多,而習俗傳說頗具特色。二、傳說的歷史背景悠久,從春秋、戰國之交以迄清朝,可見恆山民間傳說的確源遠流長。三、傳說中牽涉的名人眾多,身分包括帝王、神仙、武將、文臣等,也有能工巧匠、和尚道士與樸實老百姓的故事。女性方面則有女神、女英雄、女尼和皇后等
初探七○年代台湾男性知识份子对新女性主义的言论与态度
作者: 谢蕙风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妇女运动   男性知识份子   吕秀莲  
描述: 回顧中國近代婦女運動的發展,實多賴男性知識份子,或基於改革社會惡習的觀點;或基於強國保種的維新思想,提出興女學、反纏足、反納妾、反片面貞操等主張,成為開啟中國近代女權思想的倡導者。 相對於晚清時期男性知識份子的積極提倡,台灣本土的婦女運動則幾乎是以女性為主導的社會運動。其中七○年代一向被視為台灣婦女運動的發端,呂秀蓮所倡導的「新女性主義」在社會中帶來了相當的震撼與討論,本文即意圖檢視當時男性菁英在深受西方思潮的影響下,是如何看待此一以女性為主體的婦女運動?又如何在衝擊的婦女運動中調整與適應?並試圖藉由男性
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论平路小说之“谜”
作者: 郝誉翔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平路   後现代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平路小說向來勇於創新實驗,但隱藏在敘事語言下之「舊」-一頻頻回首,凝視時間和記憶的姿態,使得她的小說充滿「解謎」的趣味。故本文首先分析平路早期政治小說中的故鄕/身世之「謎」,而在家國敘述的迷宮中,平路又如何找到「女性」這一把解謎的鑰匙,以女性情愛重寫男權的神話與歷史,打造出一座岐路花園般的寫作國度,並以此完成女性書寫的「傷逝的周期」。平路透過女性視角找到歷史敘述的罅隙,帶領讀者回歸到起始之時那一純粹的原點,也因此她追溯台灣身世之謎,而台灣其實早就陷落在一座充滿岐路的象徵花園中,一往不返。
世纪末的女性情欲帝国/迷宫/废墟-从“迷园”到“北港香炉人人插”
作者: 郝誉翔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欲   世纪末   女性小说   迷园北港香炉人人插   政治小说   李昂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李昂小說向來引起極大的爭議,尤以《北港香爐人人插》為最,論者多由「政治正確」的角度解讀之,而本文則以李昂交織多重話語的敘事策略,討論李昂小說所呈現出的非理性的虛無異端的特質,嘗試從敘事學的角度解開李昂小說的迷宮。在《迷園》中李昂已出入各種敘事角度,而在《北港香爐人人插》中更透過無所不在的括弧,製造出眾聲喧嘩的音響,以揭示究竟在光明正大的「崇高論述」(sublime discourse)底下,埋藏著什麼樣如潛意識般湧動情欲波瀾的陰暗深淵?從篇名「北港香爐人人插」開始,就已暗示這是一場充滿笑聲、縱慾、俚俗、敗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