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代困局中的不弃言说——解读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
作者: 吴玲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层青年   文学与现实关系   陈金芳   女性解放  
描述: 一枫的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小说因其"底层叙事"与"全球化"视野等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在这篇小说中一枫倾注了极大的心力,通过塑造陈金芳这个底层青年形象,讨论了一个底层
《醉醒》中女性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 车婷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义   《醉醒石》   女性形象  
描述: 《醉醒》作为一部以暴露讽刺为特征的拟话本小说集,其中女性人物的“醉态”虽不如“三言”“二拍”中那样丰满,却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明清之际各阶层女性的面貌。
《女娲》:晚清女权小说背后的男权视角与国家想象
作者: 令狐兆鹏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民族   身体   女权  
描述: 《女娲》是描写晚清妇女运动的典范之作,小说描写了女性身体的肉欲和禁欲两级形态,流露出对男性世界的极端仇恨,而这种女性解放实质上对男性世界的拟像,是男权话语操纵的样本。男权立场社会的拟像主要体现在
女性诗意栖居的幻灭——《夜色温柔》中女性的沉沦
作者: 陈昕昕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沉沦   诗意栖息   美国梦  
描述: 《夜色温柔》是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其从与小说主人公关系密切的两位重要女性人物着手分析,通过对两位女性由原来的纯洁、明净走向沉沦的过程及原因的探索,指出所谓的“美国梦”不仅是美国社会的沉沦,其实也是女性诗意栖居的幻灭。
“穷小子白日梦”故事的现代变形——评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
作者: 张俊萍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变形   “穷小子白日梦”   《夜色温柔》  
描述: 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现代版的“穷小子白日梦”故事。作为民间传说中“穷小子白日梦”故事的一种变形,现代版“穷小子白日梦”故事渲染的是“穷小子白日梦”如何破灭而不是美梦如何成真,关注的是“穷小子”在不同层面上所受到的阻挠;其次,在现代版故事中,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劣势”并未随着故事的进展逐步转为优势,其男性“权力”和男性权威也没有进一步扩大。再次,现代版故事中女性人物也不像民间传说中的女性,自始至终是被动、弱小、需保护的对象,而是一改“第二性”“他者”地位,表现出很
小提琴的女性阴柔之美——解析陈钢的小提琴作品
作者: 曲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祝   阴柔之美   女性研究   性格特征   《王昭君》   小提琴演奏   历史时期   社会角色   女性解放   性别研究  
描述: 世纪在轮回,时代在变迁,女性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着自己的外貌和内心。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政治语境,造就了她们的不同性格特征,辨认她们的特征可以在那些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读到。研究一件乐器及其作品一直是音乐学领域中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女性研究是当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课题。把一件乐器与女性解放的历程联系起来观察,解释这件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扮演的超越乐器表现范畴的社会角色,以及由它演绎出来的不
普契尼歌剧中悲剧色彩女高音的音乐风格及形象塑造——以《人们叫我咪咪》和《挂满了柔软幕帐》为例
作者: 王双双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风格   悲剧色彩   形象塑造   咪咪   曼侬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在创作歌剧时更注重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与真实色彩,擅长刻画社会小人物的命运与爱情,毫不隐晦的讽刺社会不平等的阶级现象与真实现状。歌剧的脚本是普契尼非常注重的,戏剧第一一直是他歌剧创作遵循的一项原则,他要求剧本作者可以为他写出让世界都为之感动的剧本。普契尼也一直遵循着意大利的歌剧传统本色,十分注重歌剧中人声的地位与影响,他勇敢的打破了宣叙调与咏叹调死板的分界线,巧妙地将朗诵融入到咏叹调中,更加深入地刻画了角色的
超前与保守:爱情故事表象下的困惑——对《梦十夜》第一夜中夏目漱石早期女性观的解析
作者: 陈缪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认识   夏目漱石   女性形象   《梦十夜》  
描述: 夏目漱石在《梦十夜》中以梦的形式描绘了风格各异的十个故事,并在其中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作为漱石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承前启后之作,研究其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明确漱的女性观有着重要意义。在第一夜中,漱通过
汉图像中的女性形象考察
作者: 范银花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汉代图像   绘画艺术   女性形象   画像石  
描述: 汉代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和职业范围很广泛,她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活动的影踪。文章通过对汉代画像、画像砖中的女性图像的分析,探讨当时女性生活的实情状况。文章认为,汉代女性并非完全是男性的附庸,在社会生活中,她们仍拥有一定的自主话语权。
歌剧《唐·璜》中埃尔维拉的音乐形象塑造
作者: 焦洋   来源: 音乐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幕   结束部分   演唱水平   人物性格   性格特征   模进   形象塑造   七度   埃尔   人物形象  
描述: 莫扎特在其歌剧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高音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充满鲜明的个性特点,每一位人物的塑造都堪称经典。他所创作的女高音咏叹调常常是音乐会中大家热衷于选唱的作品,更是检验一个女高音演唱水平的试金石。在歌剧《唐·璜》中,莫扎特用自己的音乐风格完美地塑造出了三位女性人物形象:Donna Anna(唐娜·安娜)、Donna Elvira(唐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