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说论
作者: 丁宝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石   特色   小说  
描述: 是一位极具才华的青年革命作家,1902年出生在浙江宁海,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他虽然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
论《夜色温柔》中的新潮女郎形象
作者: 张丽莉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新潮   形象   精神分裂症   个性觉醒   尼科尔   寄生虫   婚姻   新女性   小说  
描述: F·S·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新潮女郎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笔下的这些女性新潮、独立、有魅力、有勇气,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既是典型的爵士乐时代的女主人公,也是菲茨杰拉德小说的特征和标志,这一形象在《夜色温柔》中体现得尤为明
女性的魔咒:苏文纨、孙嘉比较论
作者: 丁合林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苏文纨   自省   孙柔嘉  
描述: 《围城》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别具只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文纨和孙嘉。她们貌似新潮女性,但谋生之路却不得不依靠他人;她们先后走进方鸿渐的情感世界,却以爱情的名义,引诱或放逐所喜欢的男性。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女性,殊途而同归:缺乏自省的主体意识,最终亦为命运捉弄,并未得到期望中的幸福。
温柔的忍受者:茨威格作品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曹学庆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悲剧人生   压抑   女性  
描述: 茨威格以独到的视角,前卫的思想,描述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的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主动去追求幸福的生活。但更多的是那些处于社会的边缘,被传统的男性世界忽略,处于被欣赏,被评判的地位。这些可怜的女性被阴暗的情欲所控制,不能自拔。
刚柔并济的奇女子:刘兰芝与木兰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唐欢欢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互融   木兰   《孔雀东南飞》   文化认同   社会背景   《木兰诗》   刘兰芝  
描述: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自我尊严、争取个性解放母题的代表作。是汉魏六朝名歌的两大高峰,又称"乐府双壁"。木兰与刘兰芝刚柔相济,为维护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创作方法在二人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共通性以及互融性。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与二人自身的性格息息相关,而汉代女性地位提高这一社会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温柔的再现到倔强的反叛:浅析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的后现代转向
作者: 刘巍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现代女性主义   摄影作品   再现   后现代转向   大众传媒   创作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辛迪·舍曼的艺术极具独创性,她用电影语言诠释着摄影艺术。这位将摄影家、演员、电影导演、设计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及灯光专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艺术家,她最初的成名作以自己作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索各种表现的转换。从《无题电影剧照》到《历史的肖像》再到她自己拍摄电影所衍生的新作
可曾闲来倚青藤
作者: 张素荣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藤   人生境界   闲暇时间   赏石   色块   老师   画面   家庭   女性形象   心灵  
描述: 记得刚喜欢石头不久,随几位同好到宜宾淘。第一次参观王毅高老师的家庭馆,琳琅满目的精美品给我的震撼自不必说,有枚刚被王老师淘回、还未上座的人物小品也同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此形圆润、画面简洁
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主义烛照下的《埃涅阿斯纪》
作者: 朱青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对峙   性别互补   《埃涅阿斯纪》   性别模糊  
描述: 通过对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克列乌莎、拉维尼亚、狄多、卡密拉等女性形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是男性必须清理的"绊脚";女性是男性取得成功的"垫脚";男女性别融合下的"双性同体"。
莱茵石女奴
作者: 芭芭拉·波洛克   张璞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美国人   女主人公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工作室   艺术中心   女性形象   审美标准   托马斯  
描述: 的女人正辛勤地将莱茵粘在托马斯的作品上。这就像一次21世纪的大家缝活动(黑人有聚在一起用碎布缝被子的传统)。当时大约是午餐时间,托马斯的
《十日谈》与《源氏物语》中女性角色之比较
作者: 韩博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女性角色   《十日谈》  
描述: 本文以蒙费拉特侯爵夫人与空蝉,琦思梦达与夕颜,伊菲金妮亚与紫姬,格里雪达与明姬四组典型女性形象为例对比了《十日谈》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角色。指出在以《十日谈》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多以“动”的特征与命运抗争,在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多以“静”的特征与命运妥协。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