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孙旭阳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时刻刻》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而备受关注,这部小说出版于1998年,1999年获普利策奖和福克纳奖。在《时时刻刻》这个故事中,他用《达洛维夫人》作为线索,讲述了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中三位女性的一天。本文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作品
-
才情两全“女驸马”:我最喜爱的角色冯素珍
-
作者:
孙雪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重情重义
女驸马
李兆
许朝
救主
《江姐》
江姐
《天仙配》
刘文举
-
描述:
黄梅戏《女驸马》是继《天仙配》后又一个获得广泛影响的黄梅戏代表剧目,集中塑造了冯素珍这个善良聪慧、乐观勇敢、重情重义的女性形象。其中,"状元府"和"洞房"两场经典的唱段影响广泛,深受观众欢迎。《女驸马》是在传统剧目《双救主》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描述了一个充满传奇与悲喜色彩的故事:女主角冯素珍与李兆廷门当户对,自幼定下婚约,然而数年后李兆廷父亲因遭受陷害,家道中落,冯素珍后母王氏为逼其退婚,竟然诬良为盗,将李兆廷送官法办,并将冯素珍另许朝中权臣刘文举的五公子。冯素珍一为逃婚,二为搭救李兆廷,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
-
担当联结者的新女性——解析《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
-
作者:
高敬
石云龙
来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霍华德庄园
E.M.福斯特
新女性
联结
-
描述:
E.M.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向读者展现出英国社会在20世纪初经历工业化时期产生的纷繁的社会矛盾。在为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尝试过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一新女性形象,试图通过她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这三个维度的联结。女性不再拘泥于家庭的藩篱,地位提升,甚至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突破口。赋予女性如此重任,表现出福斯特对于新时代女性作用和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
担当联结者的新女性——解析《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
-
作者:
高敬
石云龙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霍华德庄园
E.M.福斯特
新女性
联结
-
描述:
E.M.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向读者展现出英国社会在20世纪初经历工业化时期产生的纷繁的社会矛盾。在为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尝试过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一新女性形象,试图通过她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这三个维度的联结。女性不再拘泥于家庭的藩篱,地位提升,甚至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突破口。赋予女性如此重任,表现出福斯特对于新时代女性作用和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
《红楼梦》中女性爱情观的研究
-
作者:
王上雨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爱情观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曾经翻译成多种语言流向全世界。曹雪芹笔下《红楼梦》的描写与当时明清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但深刻全面的体现出女性的思想特点,还细腻真实的勾勒出了女性的心理,及女性对爱情的理解。《红楼梦》的故事有着极强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他们的爱情观是符合东方人对女性的审美观念。他们都是非常漂亮的,林黛玉与薛宝钗自身都近完美,可她们在爱情方面是很悲痛的,这些都与她们的爱情观息息相关,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阐述。
-
从《牡丹亭》看中国明清女性的社会地位
-
作者:
顾玉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梦梅
《牡丹亭》
戏曲作家
牡丹亭
爱情理想
青年男女
自我意识
社会地位
杜丽娘
程朱理学
-
描述: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汤显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杜丽娘,她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勇于自我解放,对于真爱可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由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描述了一个颠覆了传统程朱理学说的爱情故事,杜丽娘与柳梦梅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震撼了当时社会的众多青年男女,因此该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对明清女性的社会意识、爱情观、自我意识等有着一定的影响与启迪。阅读《牡丹亭》这部作品,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明清女性社会地位的具
-
重探《卧虎藏龙》的跨文化操演:武侠与跨国女性的传统创新
-
作者:
何有田
来源:
大同大学通识教育年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卧虎藏龙
文化全球化
李安
全球好莱坞
女性
-
描述:
李安的《卧虎藏龙》(2000)在武侠电影史上的意义至少有两个:其一,它是史上行销国际市场最卖座的武侠电影;其二,杂揉与创新武侠电影既有传统,将武侠影片的观众群推向跨国的市场。重探《卧虎藏龙》的重要性在於这部文化全球化商品所再现的虽然是具有文化特殊性的武侠传统,但却可以跨越文化藩篱畅行於全球电影市场。本篇论文讨论李安如何形塑这部影片中女性角色做为嫁接东西文化差异的杠杆,同时创新与承继既有的武侠影片传统,最终让武侠电影跃上国际影坛。在这部电影中主要女性角色再现的是两种对比的女性形象:命定女子与女强人。这两种形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主人公命运解读
-
作者:
孙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惨命运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审美意识
女子
文学巨著
两个国度
林黛玉
世纪初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18世纪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和11世纪初日本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中,一个个女子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温婉动人,其宿命的悲剧又让人不禁感慨"自古红颜多薄命"。相隔七个世纪,地处两个国度,两部巨著中的女性——林黛玉和夕颜的悲惨命运的设计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林黛玉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人物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众多悲惨女性中令人深感荡气回肠的一个。夕颜不过是《源氏物语》男主人公源氏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却是与光源公子有着情感纠葛的众多多灾多难的女人中最令主人公难以忘怀,也是最为悲惨的一位。两个国度的两部文学巨著中的
-
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男性形象体现的妇女主义思想
-
作者:
阮红缨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男性形象
双重歧视
两性和谐
-
描述:
艾丽丝·沃克创立了妇女主义理论,并以此来探讨黑人女性双重歧视下所遭受的苦难。她塑造的女性人物为评论界所称颂,而作品中男性形象所传达的妇女主义思想却少有关注。在《紫颜色》和《拥有欢乐的秘密》两部小说中,作者关注黑人内部暴力问题和民族传统习俗体现的性别歧视。她通过笔下男性形象指出,在男权社会中性别歧视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价值观,成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人们幸福生活的严重障碍。人们只有通过平等交流、彼此宽容和互相尊重,重新审视并破除性别歧视的传统文化习俗,实现两性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人类健康生存。
-
科研院所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
作者:
马明霞
李涓
王启烁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研究生
科研院所
主观幸福感
-
描述:
文章随机选取了武汉地区200名中国科学院女研究生为被试对象,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以及自编问卷“理工科女性研究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等量表,重点考察人口统计学的相关变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