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现代性与被叙述的“乡村女性”: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及其知识背景
-
作者:
王宇
来源: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代小说
文学价值
乡村女性形象
文化背景
-
描述: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文本对乡村女性的叙述方式、叙述姿态以及由此导致的乡村女性的形象类型的讨论,来探究不断变化的现代性意义诉求、现代知识谱系的构造是如何规制了文学对乡村女性的叙述。指出,文学对乡村女性的书写应该同时面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乡村、底层、性别、民族多种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纠结,只有这样才能以性别化的本土经验见证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变迁。
-
虚伪还是放荡:心理分析法研究毛姆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心理分析
毛姆
白日梦
心理分析
放荡的女性角色
-
描述:
毛姆小说中的女性常常以荡妇或是伪善者的形象出现,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分析了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大吃大喝》和《刀锋》中的女性形象。众所周知,毛姆和女性相处并不愉快,甚至被认为厌恶女性。以其妻女为例,他终其一生痛恨其前妻,甚至在其前妻死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都无法放下怨恨;而他的女儿最终也卷入了和他的财产纷争。这些都是和他常常怀疑女性行为处事动机不纯有关。 毛姆对女性的刻薄不仅使他饱受女性主义者的攻击,同时,他的作品也常常被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独辟蹊径,从两种心理分析的角
-
从博客看中国女性在网络媒介中自我形象的设定
-
作者:
张悦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客
女性与媒介
自我设定
女性形象
双赢发展
-
描述:
“女性与媒介”研究起源于西方,是从女性视角审视大众媒介,研究媒介传播本质的传播学研究分支。我国的“女性与媒介”研究直到 1995 年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才开始起步。目前,虽然对媒介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不少,但是以往传统媒介层面研究女性形象的方法和内容都太过单一。而网络媒介则不同,它具有独特的互动性。博客就是其中一种可以将“女性与媒介”研究的三个方面整合为一体的媒介形式。通过博客对女性的媒介形象进行研究具有很现实的应用价值。基于博客的这种优势,本文以女性博客形象作为基本研究点,对中国女性在博客中自我形象设
-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角度
-
作者:
王晓波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角度
张爱玲小说
叙事
女性主义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种“女性经验”的阐释——她自己的经验或他人的经验——这种经验被放入一种与文本的生动而具创造性的关系之中。张爱玲将文本想象为女性生活的历史场域,她是从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叙事角度来进行小说创作的,从而使得她的书写富于“女性经验”的隐喻力量,是以女性的敏锐观察、思考及写作去破除父权体制作为文化轴心的一种努力。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女性,她通过女性主义的叙事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女性世界,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儿形象、妻子形象和母亲形象的分析探讨中国传统女性的边缘性文化困境——躯体被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
-
作者:
张贾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观照下而产生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同以往经典类型片的特质,其突出的成就体现在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以及对女性生存现状的揭示两个方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打破了传统女性单一而且虚假的符号形象,探讨了人物内心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以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本论文分为四章,对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第一章交代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第二章系统地探讨影片的主题,从现实遭遇、自我价值的追求、姐妹情谊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四个方面深入地展现了美国女性
-
追寻和谐的乐章:《云雀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范景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云雀之歌》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之一。其中勇敢、坚韧的女主人公西娅·克朗伯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影响了读者。特别是近几十年,这部作品已经被众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去研究。 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云雀之歌》。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伴随第二次妇女运动高潮和环境保护运动应运而生。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与男性的“自我”相对,她们都被视为卑贱的“他者”。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必须把妇女运动的要求与生态运动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重建基
-
论美国学者孙康宜之明清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赵文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文化史
明清女性文学
孙康宜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著名学者孙康宜以其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成为当代国际汉学界颇具影响力的汉学家,她的研究成果亦引起了国内学界对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以及其诸多女性主义研究方面的论著虽已相继被译介到国内,但国内尚未对孙康宜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再研究。本文在系统研读孙康宜关于明清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研究论著的基础上,探讨了孙氏对明清女性文学作品和明清女性的文学地位的研究。本文认为,孙氏的研究,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结合“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揭示了沉寂的明清女性文学
-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中的流变
-
作者:
苏丽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电影改编
女性意识
性别主体
-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为中国女性文学揭开了满目疮痍的一页,真实地展现女“人”之为女“性”的生存画面。她用独具慧眼的女性视角从上海、家庭这个窗口窥视整个世界日日上演的浮世悲欢,用艳丽冷峻的笔揭露女性
-
子非鱼,安知鱼之苦乐?——1949年后中国男导演视点的女性叙事管窥
-
作者:
胡辛
来源: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影视艺术
社会文化
女性叙事
电影导演
-
描述:
本文对1949年后中国男导演视点的女性叙事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女性解放的道路与民族解放的胜利获得同构性的呈现。建国以来电影银幕上男导演对女性时代最强音的叙事,以女性性别的消失为代价,但并不等于性别认同,依然是对女性性别特征的漠视。从一向执着于表现女性生存状态的著名导演谢晋、张艺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来看,对女性生存的展示和叙述依然未摆脱男性视角。香港导演关锦鹏虽是一个例外,女性角色成为叙述主体,但也并非女性生命体验。子非鱼,实难知鱼之苦乐。
-
女性自我意识的三部曲:解读《觉醒》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
-
作者:
韩化冰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兹
自我意识
《觉醒》
埃德娜
阿黛尔
-
描述:
《觉醒》是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品,评论界对其主题曾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三个主要女性人物:"沉睡"的阿黛尔、"觉醒"的埃德娜和"清醒"的雷兹的解读来进一步分析作品主题中女性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