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新中国前30年妇女运动的失误与教训
作者: 孙月冬   来源: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主体意识   平等   性别差异  
描述: 新中国前 3 0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第一 ,桎梏妇女的社会枷锁解除了 ,但精神枷锁依然存在 ;第二 ,“男女都一样”的口号造成女性主体意识的贬抑 ,阻碍了男女平等理念的现实化 ;第三 ,依附心理限制了女性素质的提高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非女性化特征
作者: 王晓丹   程利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运动   非女性化特征   实态   主体意识  
描述: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社会运动,其有着异于欧美各国的本土化特色——非女性化特征。本文拟就动态地探讨这一特征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非女性化特征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运动   非女性化特征   主体意识  
描述: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社会运动 ,其有着异于欧美各国的本土化特色———非女性化特征。本文拟动态地探讨这一特征的演变过程 ,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嬗变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差别   女性角色   嬗变  
描述: 的淑女;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越轨的叛;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我们可以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生角色的嬗变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文学创作   中国   嬗变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的淑女;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载轨的叛;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我们可以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
作者: 张红梅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创作主题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文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文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判,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阔了女性创作主题,使“私人化”写作在争鸣声中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
作者: 罗瑞芳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思想中最富于实践性和吸纳性因而最为活跃的思想流派之一。英法美等国的女性主义批评自20世纪50-60年代兴起至今正方兴未艾。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主将伊莱恩·肖沃尔特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女权主义诗学中的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做了相当深入的比较和区分。英国著名的女性主义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37年的文学生涯(1904-1941)正好横跨了女权主义诗学中女权主义的后期和女性主义的前期;她的女性主义无疑带有从女权主义向女性主义过渡的痕迹和特征,由此具备了承前启后的意义和新旧交替的局限。同时,伍尔芙以罕
论苏青的女性意识
作者: 徐晓梅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自审   女性解放  
描述: 本文试图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对苏青的女性创作进行分析。苏青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从自身境遇出发,言说了当时广大的普通女性特别是都市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揭示了各种女性的生存状态,思考了女性悲剧的成因,审视女性自身,批判男权的压迫,探求女性解放出路,体现了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苏青的女性写作,极大地丰富女性创作的话语体系,冲击了男性文化的结构,使苏青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女神,女主人公和妻子
作者: 瓦勒列·斯特克尔   周功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女主人公   美术学院   伦勃朗   意大利文艺复兴   作品   女性形象   美术馆   肖像画   女性肖像  
描述: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和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女性研究学科化的逻辑演进
作者: 王瑞鸿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社会性别   妇女学   逻辑演进   女性研究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   传统社会   现代主义   学科化  
描述: 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女人与男人就始终以一种数量上的平等同时并存着,但是,令女性异常愤怒的是,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女性却始终是作为一种沉默者和失踪者而若有若无地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为了反抗对女性的这种毫无根据的漠视、无视和敌视,为了捍卫女性自身的合理存在,为了张扬女性不应被剥夺的神圣权利,女性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这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女性解放运动.
< 1 2 3 ... 8 9 10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