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
论韩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诸小妮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论韩剧中的女性形象
-
城市中老年妇女长效小组的动力因素分析
-
作者:
肖礽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中老年妇女
小组动力学
小组工作
-
描述:
作为社会工作的传统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起源的时候已被大量使用,如十九世纪英美国家的睦邻组织运动;时至今日,小组工作已发展出多种模式及相关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介入手段。自社会工作进入中国以来,小组工作一直被视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社会工作场景中。然而,由于社会工作的概念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社会大众对小组工作的模式停留在“集体开会玩游戏”的认知上,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参与的热情。因此,如何调动和维持服务对象参与小组的热情,成为令国内社会工作者头痛的问题之一。 反
-
从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轨变
-
作者:
杨雯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轨变
新现实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试图对毕飞宇小说创作中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进行梳理,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文本研究、对比论证等手法,分析其小说中具有特殊意味的诸多女性形象的演变历程,展现十六年来毕飞宇创作意图、审美向度的沿革与轨变,剖析其具有浓烈个人特色的“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毕飞宇16年创作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按时期分为三个类型。一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历史写作”时期,其女性形象多数作为抽象的表意符号服务于强大的形而上哲思,随之而来的是作品创作风格上感性表达与理性哲思的相对疏离,这一时期,毕飞宇因这种鲜
-
志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形骸化和男性中心主义
-
作者:
林婉娇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中心主义
男性气息
志贺直哉
形骸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志贺直哉是私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家,被誉为日本的“小说之神”。纵观志贺的小说,其作品与作家生活经验重合的私小说性显而易见,同时也正是这些作品中所存在的深厚的私小说特性,使得作品充斥着浓厚的男性气息。这表现在作品中的时候,其情形往往是这样的:作家自始至终所关注的无疑都是折射该作家本人影子的男主人公形象,其敏感而又洁癖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作家娓娓诉说中乐此不疲的直接对象;而这样一来,女性形象在作家的男性视点中则被最大限度地形骸化了,且仅仅浮于表面而已。 本篇硕士学位论文选取志贺直哉为数不多的中长篇小说中的《大津
-
女性欲望的消费再现——最近十年网络穿越小说研究
-
作者:
郑甜甜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穿越小说
青年女性
网络文化
-
描述:
自04年《梦回大清》在晋江原创网(后改名晋江文学城)发表以来,一股穿越风席卷了整个网络,网络穿越小说以其惊人的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体成为一个网络文化热点问题。网络穿越小说在07年达到鼎盛时期,虽然当下的穿越小说已不似07年那般火热,但其产量依然可观。网络穿越小说热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这一受众群体独有的心理特征,对网络穿越小说进行解读,可以揭示隐藏在这一文学现象背后的心理状况,从而揭示整个社会的某些症结。本文采用症候式的文化研究方法,通过对网络穿越小说的分析,来剖析这一类型小说的受众——青年女性
-
想象女性:海派小说的文化特征与性别姿态
-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方式的
性别姿态
女性自我叙述
海派另类
想象女性
现代化
-
描述:
海派小说在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叙事的整体结构中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上,它远离同时期宏大的“民族/国家”的表述模式,从小处着眼,定位于“人情/世情”叙述之上,侧重于对个人、家庭生活和两性关系的描述,由此形成它边缘化、另类化的叙事姿态。这类小说得以传播的,不是借助近代政治文化改革的力量,而是借助上海城市经济的力量,依靠近现代的商业出版机制而生存、发展和嬗变,自成一统。它形成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自觉地扮演着城市文化/生活代言人和演绎者的角色;二是在小说的形象/图象展开方面,紧紧依靠“女性形象”。从某种角度说
-
伊人之光,照其前行——女性人物形象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
-
作者:
高小兵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人物分析
所得
所失
女性
-
描述:
作为世界闻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他所处时代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生动画面。狄更斯长于呈现有吸引力的人物角色、真实的生活的描述、精彩的社会评论以及他个人关于生活问题的观点。在他所有的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对于这部自传式的文学故事很满意。同狄更斯一样,大卫作为童工往瓶上粘贴标签,得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法律书记员,然后当了记者,最终成就了一个成功的小说家的梦想。大卫作为一个遗腹子出现,其母亲又在其年幼时离世,在大卫成长的历程里,不同的女性给了他不同的影响,其中尤
-
人性的毁灭与呼唤-鲁迅与曹雪芹笔下年轻女性的婚姻悲剧比较研究
-
作者:
刘康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人性
鲁迅
曹雪芹
女性
-
描述:
本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红楼梦》与《呐喊》、《彷徨》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基于曹雪芹与鲁迅的客观环境和主观个体的相似点,从婚姻悲剧的角度,以人性为中心,对两人小说中的年轻女性进行对比和分析,梳理他们成功塑造女性形象的异同,总结出一个公式:“人?社会规范-人”,高度概括曹鲁两人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和思想特点。第一个“人”,指的是两人的小说都从不同角度真实深刻地刻划出人性-人性美和人性缺陷复杂而矛盾的统一。“社会规范”指的是两人的小说无情地揭露了人性被毁灭的原因就是因为社会规范-封建礼教,就是毁灭人性的思想。正因
-
明清通俗长篇小说女性形象演变研究
-
作者:
杨林夕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明清通俗长篇小说女性形象演变研究
-
无字的呼喊迷失的方舟-论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矛盾
-
作者:
胡渠路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文学
-
描述:
无字的呼喊迷失的方舟-论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矛盾
<
1
2
3
...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