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演变
作者: 包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语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背景下的初探到发展再至繁荣及多元化的过程,其所研究的中心话语也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进化的。从最初的对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梅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佳琦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历史语境   艺术价值   梅娘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梅娘像是一枝清新素雅的梅花开放在政治经济环境如寒冬般严酷的东北沦陷区。梅娘不仅是家乡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亲历者,更用细腻的笔触在小说中描绘出当时的社会图景而成为了殖民历史的记录者。对于和自身有着相似特质的女性,梅娘在作品中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因此在作品中众多有着鲜明特性的女性形象被呈现出来。她们中有勇敢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有慈祥温暖的母亲形象,也有养尊处优、性格泼辣的嫂子、婶婶等形象。无论哪一种女性形象她们都面临着艰难的社会生存环境,是生活在沦陷区灰色天空下不幸的女性。在这种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心态下,梅娘打破
幽暗处的诡丽:苏童小说女性生命本相阐释
作者: 舒伟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   本相   苏童   女性  
描述: 在当代作家中,有一个人绝对不能错过,那个人就是苏童。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会引起评论界一片哗然。从《妻妾成群》到《红粉》再到《米》等等,他带给人们的总是耳目一新的感觉。苏童总能以一种别具一格的姿态,占据人们的视野,为当代文坛吹来一股别样的劲风。作品中他对人类生存困境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的用心体会和关注以及别开生面的叙写和展示,在同时代作家中堪称独到。本文即从苏童对女性形象的别样书写这一角度入手,从四个方面阐释女性生命本相及其写作局限来回望苏童的创作。一、女性生命本相的艺术展示。作者笔下的女性,她们美丽、腐
五四时期女作家写作中的性别意识和叙事话语
作者: 李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叙事话语   性别意识  
描述: 五四女作家写作中的叙事话语是研究五四及20年代女作家性别意识的重要依据,从性别理论的视野来看,不仅女性小说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一些迄今仍相对被轻视的女作家的叙事同样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检点以往的研究:要么分散为单个作家作品风格的印象性品评,而缺乏整体性的关照;要么只是笼统地将之概括为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主导下的一种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而少见深入切实的剖析。本文结合时代的精神状况,着重从性别和叙事的角度对五四及20年代的女作家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分析它的主题、选择及其意义和局限。 全文除引言和结
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
作者: 姜子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叙事   性别诗学   性别意识  
描述: 本文借助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文本进行性别意识与性别主体性的考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女性形象、女性镜像的主体性及其折射的作家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心理。本文力图避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澄清男性作家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自我主体的追求及其对男性主体的自贬与男权批判。在肯定女性文学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女性叙事及其女性形象在文化困境中的自我分裂与自我认同的虚无。本文也把部分男性叙事经典文本的性别立场、女性关怀、叙事艺术纳入到性别诗学视野中进行性别研究。 论文分为导论和上、中、下三编,每一编分三章
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作者: 李慧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并且很快就成为世界文坛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趋势。1986年《中外文学》推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号”,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繁荣和传播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加之当时妇女普遍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促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台湾的接受和传播。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学》这本杂志的贡献。在发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高苑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论局限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妇女解放   理论价值  
描述: 关于妇女受压迫和解放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妇女解放问题表达了深切的关注。在后来的一系列著作中,经典马克思主义都把妇女解放问题纳入到人类解放的总体意境中进行探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被压迫阶级的解放问题。通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题中之义,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基本尺度,只有在人类解放的进程中,妇女才能真正实现解放。 西方女性主义同样表达了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关怀。女性主义者
中学历史教育中对女生“因性施教”的思考
作者: 赵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因性施教   历史学习能力   性别差异  
描述: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根据心理学、社会环境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通过对20名历史教师和28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对学生成绩的跟踪调查,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男女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虽然在学习态度、兴趣、学习成绩等方面要好于男生,但在历史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却
苦难的欢歌--现代川籍乡土小说家笔下女性形象及其巴蜀文化意蕴
作者: 陈连春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下,川妹子们充分体现了巴蜀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结语部分试图指出巴蜀的局限和启示意义。 论文主体分三个章节。
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研究
作者: 石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女性意识   军旅题材   女军人形象  
描述: 新世纪以来,和平的氛围早已消弭了战火和硝烟,军旅题材小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重要的一族,也经历了春华秋实。女性形象一直是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客体,军旅题材小说中的军人形象研究是一个十分具有研究
< 1 2 3 ... 8 9 10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