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解读
-
作者:
万莉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文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几乎早已被人遗忘的薇拉·凯瑟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时,这位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女性作家,由于塑造了一系列真实感人、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重又成为女性主义文学评论家们的热门话题,她的女性主题的作品也成为女权论者们标榜其主张的话语素材。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随着中国本土女性文学的逐渐形成,文学评论界开始大量引进欧美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文学作品,借以比较和论证中外女性文学之异同。薇拉·凯瑟也在被引进者之列。因此,进一步阐释薇拉·凯瑟本人及其创作
-
关于19世纪下半期与20世纪下半期夏洛蒂·勃朗特批评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潘巧仙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价值
历史文化
夏洛蒂·勃朗
女性文学
-
描述:
维多利亚中期出现了第一批专业的女性作家,致使女性作家身份的问题首次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也使得如何对待解读女性作品的问题成了评论界争论不休的议题。20世纪末的女权主义批评的兴起再次引发了对于女性作家与女性作品命运的关注,尤其是对于维多利亚女性作家的重新解读更是到了一个巅峰。这两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自是天差地别,文学批评的视角、方法、与侧重点等等也毋庸说是迥异,然而在对待女性文学的态度上却令人惊讶地共享着一共同点:既都把女性作家首先看作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个作家。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序言部分简遡了关于夏洛
-
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
-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者“身份”批评的声音崛起。她们认为,任何作者、读者和评论者无不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他(她)们都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从事写作、阅读和批评,其观点、角度和文艺再现无不深深地打着“身份”的烙印。
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诚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把握,一旦女性意识趋于消失,女性文学也就不再引起批评家的额外关注。
-
男性凝视,影像戏仿―台湾“文学电影”的神女叙事与性别符码(1980S)
-
作者:
黃儀冠
来源:
台湾文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女叙事
性别符码
文学电影
台湾文学
-
描述:
八○年代台灣電影的文化場域,出現許多由鄉土派或現代派小說作品改編成電影的創作影片,文學與影視媒體的合作,呼應著台灣進入消費社會階段的時空氛圍,小說經由影像的詮釋與再現,配合強勢的行銷與卡司的魅力,使小說文字重新被包裝成新穎而通俗的文化產品,在八○年代這個「文學電影」的現象令我們不禁思索:是那些小說家的作品被拍成了電影?在當時的文化場域裹是否有那些迎合觀眾的題材?小說與電影之間分屬不同的符號體系,在轉換框架時會產生什麼問題?為了符合影像的產銷體制,又會將小說的敘事做怎樣的挪置與轉化? 另外,電影理論學者La
-
吸引 组织 凝聚城镇妇女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综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职工
妇联组织
妇女运动
再就业
小康社会
-
描述:
吸引 组织 凝聚城镇妇女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综述
-
天津市静海县妇联紧扣经济建设主旋律,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中实现推进生产力进步的功能。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天津
妇女运动
经济建设
农村妇女
静海
-
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妇联紧扣经济建设主旋律,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中实现推进生产力进步的功能。
-
饶有新意的重写——我看李碧华的《青蛇》
-
作者:
吕冰心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人生困境
重写
-
描述: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将古老的话本小说《白蛇传》进行重写,从崭新的第一人称角度,以多重角色复合的叙述者身份,还原被古老的男权文化压制和漠视的女性欲望,从两性在爱情纠葛中迥异的心理层面,揭示女性在长期失衡的两性关系中的觉醒与挣扎;同时将现代都市职业女性形象投影于白蛇与青蛇身上,借以承载作者对现代女性人生困境的思考,揭露当代"女权神话"之虚妄。
-
灵与肉的搏击:莎菲之精神分析
-
作者:
卢志娟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悲剧意识
知识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小说
-
描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这部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在“五四”新思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形象。作品以坦白直率的心理剖白和大胆泼辣的内心披露道出了中国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在蜕旧变新过程中经历了心灵苦闷和痛苦挣扎后仍无法解脱的绝望情绪。莎菲的绝望和痛苦并非是她个人的,而是那个时代知识女性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沉睡千年的古中国的女儿缓缓睁开睡眼,却发现梦醒后竟无路可走!
-
社会性别制度与史学研究
-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史
社会结构
实证主义
-
描述:
在学术界,把女性史作为专门史研究已是不争的事实,让女性回归历史以改革传统史学,也为不少学者所认可。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女性人物及其活动从一般历史事件中剥离出来,并将其视为女性史;习惯于把在整体史中添加女性活动,即视为对史学的革新。这种研究方式,始终没有摆脱女性在社会变化的主流及历史研究的主流中被孤立出去的倾向。
-
波伏娃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
作者:
罗婷
王芳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理论
波伏娃
中国
-
描述: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作家的波伏娃 ,为中国读者所喜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她的女性主义理论 ,尤其是《第二性———女人》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 ,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