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善恶美丑之间(论现代文学中的一类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马伟业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善恶美丑之间(论现代文学中的一类知识女性形象)
善恶殊途 美丑判然
作者: 伊葭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反相成   《金瓶梅》   《红楼梦》   善恶   《青海社会科学》   觉醒   美丑   女性形象  
描述: 副题《金瓶梅》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之比较冯子礼撰,载《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文章说就女性形象的群体而言,《金瓶梅》所给人的总体对象是丑,《红楼梦》所给人的印象是美:二者品格迥异,美丑判然,蒙味觉醒。对比鲜明,善恶殊途,相反相成,情天孽海,清浊同归。《金瓶梅》和《红楼梦》塑造女性形象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在划时代的意义上为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宝
杜十娘故事的来源和衍化
作者: 丰家骅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负情侬传   亘史   爱情悲剧   李甲   柳遇   至明   杜十娘   冯梦龙   中心人物   戏曲家  
描述: 杜十娘的故事是一个发生在明代的爱情悲剧。它的第一个文人写本《负情侬传》是一部以李甲为中心人物的文言传记。到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则通过对原有故事主人公的变换、情节的增删和改变,塑造了杜十娘这样一个以'真情'为追求目标的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至明末,这个故事在戏曲中又有新的衍化,但大多狗尾续貂:使沉江后的十娘或'成仙'或'复生',虚构大团圆的结局。
略论《聊斋志异》里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言   来源: 理论学习月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略论《聊斋志异》里的女性形象
知识妇女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论)
作者: 唐仁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作家   冲突   丁玲   冰心   知识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林黛玉   中国女性  
描述: 丁玲和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奠基者和先驱者。在这个现代中国妇女刚刚觉醒的特别时期,在中华民族由传统生活开始向现代生活艰难蜕变的交叉点上,她们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多情,以觉醒期女性特有的
於梨华小说的女性作家气质
作者: 韩伟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於梨华   女性心理   男性气质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女性文学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正如美学中的阴柔与阳刚相对,优美与崇高互补一样,女性文学的纤巧、柔和、细腻与男性文学的雄浑、刚健和粗犷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们互相补充,互相调剂,在文学大舞台上演奏出一幕幕优美的二重唱。於梨华就是在这舞台上唱出了一曲曲优雅歌声的出色的一员。
莫泊桑笔下三个道德沦丧的妇女形象
作者: 杜春荣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研究   风俗画   妇女形象   人与人   社会形势   莫泊桑   丈夫   女性形象   典型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莫泊桑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恶性发展,社会急剧变坏。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莫泊桑,把对法国社会形势的深刻观察和清醒认识,完全投入他的艺术视野中,并以高超的技巧,成功地塑造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以金钱为轴心的世态炎凉和社会种种罪恶,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幅十九世纪末叶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风俗画,在这幅巨大的风俗画面上,曾引起读者极大关注的是那些道德沦丧的丑恶妇女形象。通过对她们的分析研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法国金钱世界的渊薮,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妇女解放   汪文宣   爱情悲剧   家庭文学   母亲   丈夫   悲剧根源   寡妇   传统文化  
描述: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知识女性形象身上。而远离现代文明、囿于封建伦理枷锁之下的女性落伍者显然被冷落了。而这落伍者中的落伍者——寡妇形象,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论及也大多以压制个性萌生,有着家长威严的母亲角色被印证,而做为深含着中国伦理文化的寡妇角色,从未得到整体意义的诠释。纵而观之,从古代家庭文学的焦母(《孔雀东南飞》)、崔母(《西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谈普希金的名著的六种中文译本
作者: 戈宝权   来源: 中国翻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著   出版社   现实主义   翻译   诗体小说   译本   奥涅金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   普希金  
描述: 在19世纪前半叶的俄罗斯文学史上,在伟大诗人普希金一生不朽的诗歌创作中,《叶甫盖尼·奥涅金》占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他1823年5月在南俄的基什尼奥夫开始构思和在敖德萨继续写作时,他曾在当年11月4日写信告诉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维亚泽姆斯基:"目前我正在写的并不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一部诗体小说。"就在这部他花了8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和使他享有盛名的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中,他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最初的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奥涅金,同时还创造出了塔吉雅娜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有着一颗俄罗斯灵魂的女性"的形象。难怪
从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文化观
作者: 张启莲   来源: 烟台教育学院学刊(文科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从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文化观
< 1 2 3 ... 7 8 9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