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46 条
-
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次崛起--五四女作家主体精神与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本文提出,五四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次崛起,其特点有三:关注女性命运、呼唤中国妇女解放;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着重对外部世界的直观把握和内心自我体验。
-
当代女性文学的亮点:读唐敏《女孩子的花》
-
作者:
苗立源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作家
生命本体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散文创作
女性生命体验
水仙花
人生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80年代中期以来,散文创作中出现了一股人生热,作家们对生活关注的侧重点向人本身倾移,多写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而女性作家更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执著地追求一种女性生命体验的展示,将女性主体和女性意识阐释得淋漓尽致。一时间,审美题材重心的移向人生、人性、生命,成为热门话题。唐敏发表于《福建文学》1996年第7期的《女孩子的花》,就是一篇对生命本体进行探究的佳作。
-
复活的女人,回归的缪斯----M.L.邦巴尔文本的女性解读
-
作者:
李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自我
解读
身体
书写
意象
-
描述:
中心内容:1.本文通过对智利女作家Maria Luisa Bombal的代表作La Amortajada进行叙事文本的归纳解读,并有针对性的与Bombal的个人经历及处女作La Ultima
-
澳门女性盼回归
-
作者:
洪天慧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门特区
全国妇联
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
小中见大
中西文化
妇女组织
澳门回归
妇女工作
女性
-
描述:
1999年6月24日,我随全国妇联访问澳门代表团,应邀飞抵美丽的濠江。在澳门短短的5天所见所闻,收获和感触很多。 一位女士的比喻:澳门是未精雕的宝石 展现在我眼前的澳门,是一个令中华儿女都会顿生脉脉
-
迟到的凯旋:西方女性主义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
作者:
吴昌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西方妇女的生活和创作各有其独特的历史,也呈现出某些彼此接近的特点.尽管中西方妇女都曾经沧为历史的第二性,但由于各自经济、文化、教育条件的差异,西方妇女比中国妇女觉醒要早得多.她们首先掀起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并由此促成了女性小说和批评的早熟.而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在争取妇女权益的同时还承担着艰巨的反封建重任,早期女性小说都带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这一思想特征曾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
美的缔造者:红线女
-
作者:
黄维钧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功能厅堂
迁建工程
缔造者
毛泽东
政治局委员
丁关根
精神文明建设
舞台形象
红线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刚刚过去的1998年岁末,依然和煦如春的广州,举行过“红线女从艺60年庆贺活动”暨“红线女艺术中心”揭幕活动。这座现代化的中心,占地3000平米,建筑面积5400平米,有精美的小剧场、展览室和多功能厅堂,前厅正中大理石幕墙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1958年...
-
青春期女性的锌平衡
-
作者:
张林
来源: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枸橼酸钙
钙盐
补锌
吸收动力学
青春期女性
平衡研究
-
描述:
作者在青年女性中进行了Zn平衡研究,未证明补充含有枸橼钙的食物会影响Zn的吸收和平衡。Johnson和Hunt对年轻女性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然而Wood和Zheng的研究结果却与上述相反,即高Ca摄入可能降低老年人Zn的吸收和平衡。作者的结果和...
-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臧屹荣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礼教对女性的残害,从妇女的角度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现了作者对于被压迫妇女的真切关心和同情。下面谈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征。
-
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叶继群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作品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的生存方式
十七年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意识觉醒
-
描述:
近些年不少研究当代文学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对“十七年”文学的全面否定为前提的,研究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论著尤其如此。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大量的“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争取妇女解放的人间正道,从而起到了为“十七年”文学中女性意识正名的作用。
-
争取妇女解放的不朽力作: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快乐之家》
-
作者:
王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美国文学
上流社会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莉莉·巴特
女性形象
小说
快乐
年轻女性
-
描述:
伊迪丝·华顿是一位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她的《快乐之家》描写了莉莉·巴特这个被上流社会排挤自杀身亡的年轻女性,在不同程度上揭示1当代妇女的苦闷与烦恼,及她们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华顿关于女性作品的主题发人深省,使她当之无愧地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的先驱作家。
<
1
2
3
...
7
8
9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