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涌动的“幽灵”:卡夫卡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占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比较文学   德语小说家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卡夫卡小说  
描述: 琳琅满目的女性形象在中外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卡夫卡笔下塑造的主人公绝大部分是男性更受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又体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一般看来,卡夫卡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不是道道地地的女性形象,却都像是幽灵一般穿插在故事中间。”更有甚者,有些评论家认为“卡夫卡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妓女的变形。”这些观点不仅“近于刻薄”,①而且不利于我们透过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来认识卡卡夫卡及其作品。所以,对卡夫卡小说中的重要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卡夫卡小说中
两汉史传文学中的汉代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冯美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描述: 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时期,也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生活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有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女性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对这一时期的女性记载,主要见于史传文学著作《史记》、《汉书》、《后汉书》。本课题主要着眼于生活在两汉时期的女性,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力图给读者展示出有汉一代各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言和正文三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提出、前人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意义进行简要论述。第一章将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简略分为权力女性、政治附属品、
毕飞宇小说女性悲剧命运论
作者: 丁欣荣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悲剧命运论   小说创作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毕飞宇小说  
描述: 毕飞宇是1990年代以来非常重要的青年作家,他创作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而且逐渐走向深刻、浑厚的艺术境界。他以切身体验为基础,剖露现代人生存的挣扎,隐秘的心态。同时,他更加注意体察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向纵深处挖掘女性的生存困境。毕飞宇近年来推出的几部小说,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热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塑造的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他深入洞察女性心理,注重挖掘女性命运,细腻地表现人生常态,被称为“女人文学”。 玉米、三丫、小金宝等几个鲜活的女性形象身上所表现的遭遇与命运不仅仅代表女性,更真切反映着当代人
《圣经》女性人物塑造中的诱惑和欺骗主题阐释
作者: 何琛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文学中   圣经   女性人物形象   希伯来文化   女性话语权   女人   英语   作品   作家创作   女性主义理论   以色列   人物的塑造   女性人物塑造   主题   地位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社会形象   论文   自然  
描述: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圣经》女性人物塑造中的“诱惑和欺骗”主题以及对英语文学中女性人物创作产生的影响。在《圣经》中,无论她们的身份地位以及贡献,大多数女性人物的塑造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诱惑和欺骗”这一主题。 论文作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发掘隐藏在“诱惑和欺骗”女性形象塑造后面的原因。第一类“好女人”以拔示巴、以斯贴和雅亿为例。作者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女人之所以经常使用诱惑和欺骗手段达到目的是因为她们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状态。《圣经》产生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背景,反
清末民初狭邪小说中的妓女形象
作者: 胡璟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都市想像   男女关系   狭邪小说   妓女形象  
描述: 狭邪小说是清末民初之际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它有着悠长的古典青楼小说的历史传承,又受才子佳人小说与《红楼梦》的浸润、影响。狭邪小说以长篇为主,在清末民初共刊印有四十多部,社会影响极大。 中国古典青楼小说向来有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传统,(这里的女性,实指“妓女”)因此,要深入了解狭邪小说,就得研究狭邪小说中的妓女形象。论文从狭邪小说的兴起、历史承传入手,对具有代表性的狭邪小说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在此基础上,对狭邪小说中妓女形象的传承、演变;男性对女性想像的青楼幻梦的延续与破灭;青楼男女关系的变化;妓女与上海都
当代我国转型期知识女性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作者: 苗翠环   来源: 燕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困境   主体意识   社会转型   知识女性   发展  
描述: 当代知识女性的困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女性问题之一。研究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的困境,分析知识女性当前困境形成的原因,探讨知识女性发展的途径,是社会转型期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研究从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入手,以《上海市高校知识女性的研究报告》以及《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的实证材料为现实依据进行研究。本文分析出: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促使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理性自觉,增强了她们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但
民国初期知名女性知识份子悔婚现象之研究
作者: 王孟萱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知识份子   悔婚   婚姻自由  
描述: 改變。許多思想較為開明的家庭,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讓兒接受啟蒙教育。當女性有了知識基礎後,便想走出家庭,接受更高深的新式教育。並使她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新思想,於是她們主張教育平等、社交自由
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和困境
作者: 彭慧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   自然   男性   女性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由当代妇女运动与环境运动结合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拉开了当代环境运动的序幕
伍尔夫自己的文学:探寻女性创作力源泉
作者: 包爱娣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创作力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女同性恋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文学界最杰出的女性主义先驱之一。伍尔夫对于性别身份的强烈意识转化为她从事文学创作的内动力,并不断激发她的创造力。她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创作实践为基础,凭借一个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 努力探索女性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伍尔夫看来,女性既是文学创作的对象,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因此,她极力主张建立起一个独具女性主义特点的文学。为实现这一目标,伍尔夫选择女性之间的同性爱恋进行创作实验,创作手法娴熟,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呼吁女权的终极目标。一方面,鉴于父权社会极力打压女性创作力,用以维护男性
封建女性的悲凉命运:再读沈从文《萧萧》中的女性
作者: 王海妹   来源: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封建   “湘西世界”   《萧萧》   传奇色彩   悲凉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沈从文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湘西凤凰县。他的家乡荒僻但风光如画、富有传奇色彩,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在旧中国战火蜂起的动荡局势下,沈从文坚持纯文学的立场,从人性的角度,以散文化的笔法写小说。他用作品建造了一个神奇的“湘西世界”,这个世界摒弃了世间的丑与恶,处处弥漫着善与美的梦幻色彩,充满了对生命野性的歌颂,一如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尤其是文中的一个个美丽、纯真的女性形象,更是寄托了作者美的理想。但理想的背后却有作者无法言说的悲哀,因为现实毕竟是龌龊而残酷的。下面结合他的短篇小说《萧萧》来分析
< 1 2 3 ... 78 79 80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