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
作者: 罗譞   来源: 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性别歧视   叙事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在《三国演义》中,与一系列栩栩如生、可触可摸的男性形象的成功塑造相比,女性形象可谓面目模糊、黯淡无光。她们没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在男人眼中,她们是仅供淫乐、侮辱与蹂躏的对象,是政治交易的工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究竟实质,乃是父权制社会以来就有的男权至上、以男性中心主义以核心内容的性别歧视观念的反映。这正是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
肉身的敞开与遮蔽的生存悲剧:析《白鹿原》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代纪东   来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肉身   田小娥   《白鹿原》   鹿冷氏   生存悲剧  
描述: 田小娥与鹿冷氏作为宗法文化下传统妇女命运的符号性象征 ,都是封建社会礼教和宗法制度的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田小娥以肉身的敞开来表现生命个体的感性欲望 ,来对抗传统伦理道德 ,从而走向生命的尽头 ;鹿冷氏以肉身的遮蔽来试图顺从和适应传统伦理规范 ,却最终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她们作为作品中一组二元对立人物展示了我们民族性心理的某些印痕。
论中国西部电影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 曹小晶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   女性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中国   《美丽的大脚》   西部电影   文化意蕴  
描述: 综观从1984年堪称西部片奠基之作的吴天明力作《人生》,到2002年又一次为西部片赢得荣誉和骄傲的杨亚洲的《美丽的大脚》,几乎在每一部西部片中都有血肉丰满、性格鲜明、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抑与苦痛、所表现的坚毅与决然、所激发的活力与生机,无疑也成为了西部电影的重要表现对象,并进而成为了人们逐渐熟知和认可的西部电影、西部精神的部分重要内涵和标志,其强烈的艺术光芒与魅力,令人过目难忘。
放逐:男权神话下女性主体的缺席——观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
作者: 张华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军歌嘹亮》   导演   男权文化   战争题材   李舒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描述: 由石钟山编剧、李舒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在一阵热炒声中,隆重登场了。作为一部借战争题材而深入到军人的个人生活世界的电视剧,它让观众在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再一次重温了英雄主义的豪气和硝烟迷漫中军人的英姿。但如果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观看这部电视剧,就会发现该剧在有意规避高度意识形态化走向时,过于追求可观性、通俗性,于是女性形象便责无旁贷地成为“可观性”的牺牲品。
肉身的敞开与遮蔽的生存悲剧:析《白鹿原》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代纪东   来源: 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肉身   田小娥   《白鹿原》   鹿冷氏   生存悲剧  
描述: 田小娥与鹿冷氏作为宗法文化下传统妇女命运的符号性象征 ,都是封建社会礼教和宗法制度的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田小娥以肉身的敞开来表现生命个体的感性欲望 ,来对抗传统伦理道德 ,从而走向生命的尽头 ;鹿冷氏以肉身的遮蔽来试图顺从和适应传统伦理规范 ,却最终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她们作为作品中一组二元对立人物展示了我们民族性心理的某些印痕。
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托尼·莫里森小说女性人物精神生态困境阐释
作者: 焦小婷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力森   精神生态   精神贫困   精神污染   精神变异  
描述: 生态学告诉我们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同时也会发生在精神领域。人类在拯救地球的同时 ,还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价值取向偏狭 ,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灵魂的苦苦守望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出发 ,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 ,并尝试在精神领域寻找其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变异”和“贫困”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本文的出发点。
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托尼·莫里森小说女性人物精神生态困境阐释
作者: 焦小婷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力森   精神生态   精神贫困   精神污染   精神变异  
描述: 生态学告诉我们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同时也会发生在精神领域。人类在拯救地球的同时 ,还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价值取向褊狭 ,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灵魂的苦苦守望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出发 ,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 ,并尝试在精神领域寻找其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变异”和“贫困”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本文的出发点
双重误读中的她们: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影像形象研究
作者: 单晓红   曾真   张颖   来源: 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影像形象   视觉信息   电影电视媒体   云南少数民族  
描述: 影像,日本的宫川洋与渡部睿在《图像电子学基础》中说:pictorialimage是人类为了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制作的东西”,“就是用任何技术手段将人或物重现为二维(或三维)画面的视觉信息”。本文特限定“影像”为电影电视媒体中的视觉信息。本文讨论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是此类影像载体所运载的内容,而内容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出现不同时期的电影和电视中的形象。
台版大陆性文学显露危机
作者: 罗四鸰   来源: 文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危险信号   危机   作家   王安忆   大陆学者   研究困境   陈丹燕   台湾出版   严歌苓   台湾学者  
描述: 台版大陆性文学显露危机
从“不卖字”到美女作家
作者: 唐小清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海外华文作家   国际劳动妇女节   女作家   女性学   写作姿态   学术话语   女性话题   女性文学   性别身份   现代女作家  
描述: 从“不卖字”到美女作家
< 1 2 3 ... 76 77 78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