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泰戈尔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
作者: 曾琼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观   女性观   爱情观   泰戈尔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泰戈尔作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印度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印度近现代文学影响深远而巨大。无论是从创作数量、创作时期,还是从创作手法、作品题材来看,中篇小说在泰戈尔的作品中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泰戈尔所有小说中离现实生活最远、离其内心世界最近的作品,与作者的生命感受、生存体验紧密相连。女性形象主要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出现,反映了泰戈尔的内心世界,是理解泰戈尔中篇小说的一把钥匙。泰戈尔糅合各种宗教观而形成的宗教观是形成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内涵的根本原因,女性观是其宗教观的产物,爱情观则是它的直
梦里花落知多少——从沈从文的女性书写看其创作困境
作者: 肖燕云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观书写   情感抚慰   城乡女性   梦幻湘西   矛盾尴尬  
描述: 沈从文是一位独特的主观型作家,他塑造的女性形象融入了自己的理想和观念,是对湘西世界的完美解释或者反面映衬,但由于心灵之梦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这种书写方式最终难以为继。 本文从文本分析入手,以沈从文笔下有代表性的城乡女性为范例,寻找他的主观书写给其创作在题材、人物性格以及文本等方面带来的矛盾,结合作家在湘西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在城市中的心路历程来解析这种主观女性书写策略产生的家庭因素、情感因素及心理因素,对沈从文的创作是如何陷入矛盾和尴尬的脉络进行梳理,探寻他在40年代以后创作困境产生
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大力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促进新世纪妇女事业发展
作者: 丹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妇女权益   中国共产党   妇女工作   男女平等观念  
描述: 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大力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促进新世纪妇女事业发展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重建   自我身份   女性形象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 )是加拿大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已发表作品40多部。她的作品多次荣膺各种文学奖项,包括2000年的布克奖、加拿大吉勒文学奖以及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等,已在世界文坛引起批评家的关注并深受读者的喜爱。阿特伍德是一位睿智的作家,她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保持着对生活的敏锐体察,并以其富有特色的笔触,描绘出人类生活纷繁而独特的体验。在她的众多文类的作品中,阿特伍德对当代加拿大人,尤其是加拿大女性的生存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她的以加拿大为背景的小说同样体现了类似的主题,以诗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刻画及其在翻译中的重现
作者: 魏瑾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现   《红楼梦》   文学翻译   女性形象塑造   局限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瑰宝,问世以后,不仅为人们争相传阅,而且也成为众多文人研究的对象。《红楼梦》的阅读与研究,不仅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而且泛及世界各国,成为一门国际性专门学问——“红学”。关于它的艺术成就的研究卷帙浩繁,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对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的评论文章和专著。它的两个英文全译本问世以来,亦有不少评论文章,但对其研究尚不够丰繁,把《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在不同译本中的重现进行对比研究,更是少见。本文作者选用《红楼梦》汉语原本为参照,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文合译本及大卫·霍克思的英译本
中唐婚恋题材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正香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中唐   love   2.唐代传奇   Legends   Mid   Image   Dynasty   4.女性形象   Tong   and   of   3.婚愁题材   Marriage   women  
描述: 唐代传奇不但在文学上有其不朽的价值,而且饶富社会的意义。因为内容多釆多姿的唐代传奇,除了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探讨与关心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唐婚恋题材传奇,绝大部分见辑於宋·李昉所编之《太平广记》,故本论文主要采用本书之故事,其他相关而广记未收录者,则参阅有关点校本。 本论文的重点是从中唐婚恋传奇研究中唐妇女形象,着重从文本角度剖析有关内容,把相关篇目作分类研究,务求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深入探讨。除此之外,根据相关作品,探讨作品中所表现之社会文化内涵。最後,从文字创作角度突出中唐作
凉山毕摩教和彝族女性——宗教对性别角色的塑造
作者: 徐睿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毕摩教   彝族女性   性别角色社会化  
描述: 核心的毕摩教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特别强调毕摩教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呢?凉山彝族
论布依族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明媚   来源: 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布依族情歌   民族音乐   女性形象  
描述: 布依族情歌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本民族的风格。它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浓烈的抒情性,或叙事、或问答、或托物起兴,或倾腹洽谈,都是以情为本,以情贯穿始终。其次,生动形象的比喻,诙谐、朴素、清新、自然的语言及丰富的形象、大胆的夸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更因为其创作方式的简单与朴素,更直接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在“诗乡歌海”的布依族村寨,情歌有时就是生活。本文浅论布依族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妇女运动胜利前进
作者: 顾秀莲   来源: 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妇女运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指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更加怀念邓小平,更加感受到邓小平理论丰富的科学内涵
二十世纪初期台湾通俗小说的女性形象-以李逸涛在《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的作品为讨论对象
作者: 黃美娥   来源: 台湾文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逸涛   新女性想像   日治时代   通俗小说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  
描述: 女性圖像,從虛構的俠,到日常中的嬌、母親、情人、繼母、寡婦、妓女……,或虛或實,呈顯豐富想像空間;尤其在台灣、
< 1 2 3 ... 73 74 75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