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阶级、性别与性相:狄更斯《小杜丽》中的女性形象与家庭迷思
作者: 杨瑞樱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更斯与达尔文   权力与论述   狄更斯   维多利亚时期家庭观   维多利亚时期之孩童形象   性相与食欲   小杜丽   男性书写   家庭迷思   狄更斯之恋童僻   女性典型   阴性书写   自慰书写   乱伦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英國文壇巨擘狄更斯較不為人熟稔之作品《小杜麗》中,女性形象與父權主義所建構出來之家庭迷思的個別呈現與社會面象。研究資料除了小說文本外,亦援引二十世紀文化批評家關於權力輿紀律之論述,以及維多利亞時期當代對於性別(gender)與性相(sexuality) 之辯論與型塑,特別是引起軒然大波之所謂「女性的問題」(The Woman Question)。「女性問題」乃議及女性的本質、生理結構,以及相對於男性,女性在逐漸核心化的小家庭及益驅工業資本化社會中應當扮演的角色。 藉由將狄更斯「還原」至其
台湾茶「业」女性代言人之研究---以日治时期平面设计图像为例
作者: 陈逸玲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茶   台湾女性   平面设计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台灣茶業發展史上,由男性觀點所塑造出的女性代言形象非但見證台灣茶業的起飛,亦屬於藝術史研究中尚未被深入討論的一環,相當值得加以研究。本論文透過這些代言茶業商品及政策的台灣女性圖像,擬以當時所發行的平面傳媒作為代言台灣茶業的女性圖像來源,種類涵括了日治時期書報廣告、插圖、海報、期刊封面、繪葉書、包裝紙等,主要針對圖像部分作分析與解讀,並論及畫面中說明文字的部分。盼加以釐清日治時期台灣設計風格理念與女性圖像應用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期望能夠解讀當時客觀環境下的女性本體,與其被轉譯的各式風貌與身份象徵,藉以豐富
从文史材料中重构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感情生活
作者: 高莞尔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代   妇女   社会地位   情感生活  
描述: 兩漢時期婦的社會生活,伴隨著漢王朝大一統的開放意識,社會上出現了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婦在這樣新舊彌合的特殊環境背景之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地位提高。 為了要完整探究漢代這一時期的婦地位及其
“第二性”的生成与“她们”的命运:《羊的门》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刘烁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她们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认为是一部批判性很强的作品,它深刻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诸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主义理论作为观照,来分析和解读一下《羊的门》所呈现出的男主从的中国乡土社会
建设或建构?以新加坡「红头巾」为例探讨女性与国家的关系
作者: 吴佩瑾   来源: 清华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   认同   红头巾   女性移民   国家建构  
描述: 本研究針對早年自中國南渡至新加坡從事建築業的華人移民女性進行探討,這群女性勞工被稱作「紅頭巾」,泛指二十世紀初期自中國華南地區移動到新加坡從事建築工作的女性移民,由於工作時特殊且一致的穿著,加上多數來自中國廣東三水,因此也以「三水婆(婦)」(或Samsui women)稱呼她們。在新加坡後殖民時代因應國家認同需求而成為國家象徵與歷史代表。在本論文中,我將「紅頭巾」視為第一代至新馬地區之華人女性移民的其中一群,透過分析「紅頭巾」身為移民女性的生命經驗,瞭解她們在經過時代與社會變遷之後,其國族身分轉換及被整體
在追溯中前行: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的“母系史”创作
作者: 姜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系史   母亲形象   女性写作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家族小说几乎都是以男性为主体,以“父-子”关系为中心,以“祖父-父亲-儿子”的传承为链条谱写的父系家族史,母系血脉链条在文学中长期被忽视、被割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洁、铁凝、徐小斌等女作家创作的“母系史”小说连缀起在文学文化上被割裂的母系血脉链条。这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文学行为,一方面它介入世界和历史,关注包括妇女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命题,体现着女性对世界的使命感;另一方面她从旧的世界叛逃,从人性立场对男权社会中的妇女命运进行辨析,也用以个人名义传导的女性经验来对抗在男性文本中
女性人物的身份寻求: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喜福会》
作者: 刘小爽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混杂性   后殖民主义   移民  
描述: 谭恩美是20世纪最著名的美籍华裔女性作家之一。1989年,她的第一部作品《喜福会》就已经发表,在全美产生了轰动并使她一夜成名。这部小说描写四个华裔家庭中中国母亲与他们的女儿从误解到和解的故事,以四对母女的故事为框架,生动描述了第一代华人移民母亲与第二代成长于美国的华裔女儿的生活境遇,思想变化。本文采用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身份探寻过程,共分为七个部分。前两章主要介绍了谭恩美和她的作品《喜福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个重
身体政治与身份重塑-莫里森小说《秀拉》中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高慧敏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重塑   多元文化主义   身体政治   黑人女性形象  
描述: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迅速成为最杰出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身为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的作品始终植根于黑人民族文化,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揭示黑人民族的生存苦难。《秀拉》再现了黑白文化冲突下黑人女性的命运抉择。本文从文化批评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讨《秀拉》中黑人女性身体政治与身份重塑,展示了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而思考黑人女性及黑人民族的未来。 论文主体分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秀拉》中代表性人物海伦娜、奈尔、伊娃、汉娜、秀拉等黑人女性的身份重塑。首先,施加于黑人社区的种族歧视以
居家行走运动计画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群妇女危险因子及情绪状态之影响
作者: 王锦云   来源: 台北医学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家运动训练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情绪状态  
描述: 在現今二十一世紀的工商業社會中,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婦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婦面臨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也相對提升對婦健康的威脅,文獻顯示,經由運動可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
初放蕊即遭霜雪摧,二度梅却被冰雹擂——论毕飞宇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陆旻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飞宇   女性人物   形象异同  
描述: 比较毕飞宇塑造的女性人物的形象,可以发现她们的共性和差异。城市与农村的地域差别,使女性在思想观念上对依附男权、女性解放有不同认知;文革与当下的时代差异,让女性的生存压力从全方位压迫转向受精神压力为主。总体来看,这些女性难以摆脱失意感、难以逃离人性异化的结局;她们的生存轨迹符合外在环境引发内在变化的规律,这让她们难以逃离改变个性以适应生活的归路。
< 1 2 3 ... 72 73 74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