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阴性书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叙事革命与身体政治:奥地利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实验性书写
-
作者:
杨植钧
来源:
德语人文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地利文学
符号穹若
阴性书写
实验性书写
-
描述:
在奥地利文坛叙事实验与语言批判进入高峰期的上世纪70—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后结构女性主义一方面为分析当代与经典文本提供了新的理论手段,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们的创作,使得美学和叙述上的抵抗直到今天仍然是奥地利女性文学的一个核心特征。本文尝试以克里斯蒂娃的"符号穹若"理论为基础,从拆解线性叙事时间、分裂叙事声音和诗化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奥地利当代女性先锋文本中"实验性书写"与"阴性书写"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一次初步的探索。
-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作者:
靳毓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国论述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桑青与桃红》
-
描述:
《桑青与桃红》小说文本以家国分裂史与个人小历史相交错的形式,展现了父权中心“男性丰功伟绩”与边缘“女性私德日记”的辩证交锋。本文试图解读作者采取的主题意涵及其女性日记信件的叙事模式如何游走于强大的家国论述的缝隙间,达到女性主义“微观政治”的颠覆性,使女性声音能从原先在知识系谱中被消音的边缘进入中心,发出它独特的声音,从而开启女性书写的新格局。
-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作者:
靳毓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国论述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桑青与桃红》
-
描述:
《桑青与桃红》小说文本以家国分裂史与个人小历史相交错的形式,展现了父权中心“男性丰功伟绩”与边缘“女性私德日记”的辩证交锋。本文试图解读作者采取的主题意涵及其女性日记信件的叙事模式如何游走于强大的家国论述的缝隙间,达到女性主义“微观政治”的颠覆性,使女性声音能从原先在知识系谱中被消音的边缘进入中心,发出它独特的声音,从而开启女性书写的新格局。
-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作者:
靳毓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国论述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桑青与桃红》
-
描述: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阴性书写”的表意实践——性别视角下的《白蛇》
-
作者:
韩旭东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蛇》
性别视角
阴性书写
严歌苓
-
描述:
采用"性别——女性"视角进行文本书写已经成为今日女性文学创作的一种主流书写手段。严歌苓于超文本叙事层之上采用作者本人的"性别"视角,恰吻合了埃莱娜西苏对"阴性书写"所下的定义,在《白蛇》中,此类性别书写的文本表征为徐群姗形象上所体现出的变装、酷儿色彩。本文从性别、书写、同性恋的角度入手,探究《白蛇》中性别作为主要书写元素的表意实践,以此来窥探"文革"题材小说的一种新式写法。
-
性别差异的诗意书写
-
作者:
左惠连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森
伍尔芙
女性创作
阴性书写
性别差异
-
描述:
埃莱娜·西苏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她将写作创造性地分为“阴性书写”和“阳性书写”,宣扬写作对于女性的特殊意义,鼓励女性进行“阴性创作”,打破男性作家笔下二元对立的菲勒斯逻各斯体系。本文将借助“阴性书写”这一概念,深入对比剖析伍尔芙与安德森著作中的女性形象,从外貌,兴趣,爱好等多角度,解析男女作家对于同一类女性角色塑造的差异及其原因,借此鼓励更多女性响应西苏的号召,进行女性文学写作。
-
柳永艳词中的女性代言与阴性书写
-
作者:
崔玉霞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言
柳永
宋词
阴性书写
创作方式
-
描述:
宋代词人柳永为封建专制所迫,常年流连秦楼楚馆,沉沦于社会的最底层,体验艰辛的人生,体验着父权专制下歌伎的情感。他用天赋的才华,以阴性书写的方式,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成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里最称职的女性代言人。
-
乡关何处─论《桑青与桃红》的阴性书写与离散文化
-
作者:
黃儀冠
来源:
政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散文化
聂华苓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桑青与桃红》
-
描述:
《桑青與桃紅》這本小說初次與台灣的讀者見面是在七○年代初,在《聯合報》副刊上連載,然而卻因為當時的政治及語言尺度的問題,因而被迫腰斬。之後《桑青與桃紅》就如小說的主角經歷飄泊與離散,一九九○年這本小說榮獲美國書卷獎,而美國各大學院校開始以這本小說作為教科書,探討小說關於國族認同與雙重文化的意涵,使小說成為離散文化(Diaspora)研究的文本,大學裏女性文學、少數民族文學、比較文學的學者與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這本小說,賦予小說文本多重的論述位置。這本小說與台灣讀者再次會晤,在一九九七年時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近
-
“女性写作”的中国之旅:后女性主义关键词“ecriture feminine”的译介研究
-
作者:
唐雨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feminine
身体写作
女性写作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ecriture
-
描述:
“ecriture feminine”一词是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关键词之一,自从1992年被译介到中国以来就拥有多种译名。学界就这些译名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其中最激烈的两场争论是“ecriture feminine”这个具有西方理论背景的概念与“女性文学”这个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概念的碰撞,其二是“ecriture feminine”与90年代“躯体写作”“身体写作”的争论。
-
法国20世纪60-80年代的女性言说:西克苏、威蒂格和伊利加雷
-
作者:
王迪
来源:
北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女性文学
威蒂格
伊利加雷
女性言说
阴性书写
西克苏
性别研究
-
描述:
本论文以“女性言说”为主体线索,时空定位在法国20世纪60-80年代,以三位法国现代女作家——西克苏、威蒂格、伊利加雷——的作品及她们的文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三位作家3-4部重要作品为佐证,在文学与语言学的语境里考察该时期法国女性作家的话语权、书写姿态、女性主义关怀等问题,侧重探讨这一时期法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特点、根源及影响。希冀通过对上述三位作家的重点考察,打开鸟瞰法国60-80年代女性文学全景的一扇窗,以凸现出这一时期法国女性文学多姿多彩且多元的局面,突出这一时期女性的个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