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 条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
作者:
周莉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1920年代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生存状况
-
描述:
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19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消费社会,新的大众媒体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全国性价值观的形成,美国妇女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特立独行的“新女性”群体尤其引人注目,成为1920年代女性自由与解放最突出的代表,并成为喧嚣的1920
-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杨吉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王安忆
女性意识
都市经验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女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条基本线索。新世纪以来,女性人物继续成为王安忆小说的主角。她先后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包括以《上种红菱下种藕》和《临淮关》为代表的小城镇女性形象,以《妹头》和《桃之夭夭》为代表的上海老三届女性形象,以《富萍》为代表的前开放时代的劳动女性形象,以及以《月色撩人》为代表的都市时尚女性形象,《发廊情话》为代表的打工妹形象。这些小说讲述了一个个社会边缘女性的故事,她们或者直面人生困境,自尊而隐忍地生活,或者在大都市的物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王安忆的女性文本,更多的是对这些
-
浅析新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孙凡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女性形象塑造
新家庭伦理剧
-
描述:
国产家庭伦理剧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它走进百姓生活,叙述家长里短,揭示社会深层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并接受先进伦理教育和启发。在新家庭伦理剧中,大部分由女人塑造的鲜活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家庭伦理剧更被称为“女人剧”。通过对大量的各个类型女性形象和各个阶层女性形象的生活展示、追寻其生活轨迹中,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印记,看到了女性生活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况。揭示了女性背后存在的隐秘的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现象。电视剧深刻展示女性状况的功能,对我们反映女性生理呼声,体现女性价值,构建
-
国家与女权之间的上海市民主妇联1949-1957
-
作者:
林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家
妇女解放
民主妇联
-
描述:
中共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往往被认为是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总之是中共的工具。全国民主妇联是在20世纪中国女权运动或称“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解放前中共妇女组织的延续,上海市妇联作为全国民主妇联的地方性组织,性质和全国民主妇联是一致的。笔者以上海市民主妇联的性质问题作为一个案例,对中共妇女组织的性质问题做一个局部的回应。上海市民主妇联是中共妇女解放运动路线下的地方妇女机构,与它的上级一样具有为国家服务和为妇女群众争取利益的双重性质,同时,坚持以保护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点,在工作中围绕国家中心任
-
符号世界里女性的纯真:《戴西·米勒》和《纯真年代》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沈爱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真年代》
《戴西·米勒》
纯真
-
描述:
结婚的情侣以及另一位女子的出现危及到他们的幸福的故事。这两部小说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国内外的专家们都对它们提出了很
-
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张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电影诞生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生产了很多经典的电影,其中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影片在中国电影的总数上占有相当大的分量。透过近百年来多姿多彩的中国镜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在社会中所遭遇的话语霸权和男权中心、以及谋求自己独立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艰巨性。在女性主义电影这个新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国外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其范围涵盖了社会学、政治学、结构主义、心理分析等方面,而相比之下国内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
-
想象伪满洲国女性的方式:以《麒麟》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陆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伪满洲国
《麒麟》杂志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是对《麒麟》杂志——伪满洲国时期刊出的准官方的文艺杂志——的个案研究。论文试图通过《麒麟》笔下塑造和展示的伪满洲国女性形象,揭示伪满洲国想象女性的方式,以及这种想象背后的真相和幻象。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麒麟》杂志概况以及目前学界在伪满洲国文化研究、女性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整理了《麒麟》杂志中“女性生活指南”、“时尚指导”等教育类栏目中的文章,在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独身的都市女性,《麒麟》教育类文章中塑
-
建国初期上海的妇女解放运动研究(1949-1956)
-
作者:
张君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妇女解放运动
建国初期
-
描述:
上海的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是比较有影响的妇女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中国妇女在各个方面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实际上仍然存在歧视妇女的现象,妇女并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上海女性又是中国女性群体中颇具特色的群体之一,其人口数量、教育情况、思想意识等方面也独具特色。 本文在查阅上海档案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上海妇女志、民政志以及公安志等资料,分析了建国初期上海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建国前,上海妇女在教育上先于其他地区的妇女,
-
晚清小说中“新女性”的想象和建构:以曾朴《孽海花》为例
-
作者:
王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孽海花》
“新女性”
《女子世界》
文人心态
-
描述:
曾朴的《孽海花》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展现了晚清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同时书中所描绘的几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在晚清小说中也颇为鲜明、独特。傅彩云、夏雅丽等女性形象代表了晚清时期正在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女性”,夏雅丽是晚清文人所想象的爱国“新女性”的代表,而傅彩云形象的塑造则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提供了晚清文人想象“新女性”的另一种可能。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体现出曾朴这一代知识分子对“新女性”的想象和建构的过程。本文旨在以曾朴的《孽海花》为例,剖析和解读晚清“新女性”在文学世界里的独特形象;通过
-
加拿大汉学家方秀洁对明清知识女性的研究
-
作者:
刘文婷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秀洁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主动力
-
描述: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汉学家方秀洁在明清女性研究领域作出的成就,并通过与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比较,总结方秀洁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提出其中值得借鉴之处。 方秀洁的学术视野广阔,她对明清时期知识女性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女性主动力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以女性写作的文本为考察材料,采用社会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对女性作品的文学研究;三是针对女性诗选的地位的研究。 在对女性主动力的研究中,方秀洁通过考察明清女性写作绝命诗的现象,认为主动力并不一定要在对男性权力的反抗中,当她们努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