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栎社诗人的社会意识与女性态度之研究
作者: 王振勋   来源: 朝阳人文社会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雅堂   妇女运动   林献堂   栎社  
描述: 情操,俟林獻堂加入之後,因其財富及領導特質之影響,加上連雅堂入社,倡議男女平等思維,始從風月活動逐漸轉型。1911年梁啟超訪台,短住萊園,彼此談論政經及社會議題重視婦權益關心民眾生活,使林家所參與的《台
战争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
作者: 李奇志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战争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40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书写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书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丁玲、草明等人为代表的充满民族国家意识的战争书写;以陈敬容、萧红等人为代表的注重对现实的沉思默想的战争书写;以张爱玲、苏青等人为代表的关注日常生活的战争书写。三种形态的女性战争书写各有其主要特征和意义,之所以出现这三种书写形态的原因在于:战争对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及战争对男女性别的现实要求。
20世纪女性文本中母亲形象的流变
作者: 黄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20世纪   女性文本   标本   流变  
描述: 母性崇拜是历史地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深处的“原始情结”,母亲形象的构写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主题之一。传统的母亲形象是父权话语中被命名,被异化的“他者”,蕴含着被利用的男权文化阴谋。 20世纪女作家崛起,她们以同性的眼光书写了现代文学中的家之天使,大地之母、中华母亲,畸变母亲;当代文学中的阶级母亲、男权母亲、病态母亲、欲望化母亲、窥视型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经历了不严格意义上的从神化到反神化再到现实和深化的书写过程;也有了女儿视角、母亲视角、女人视角等不同的视点的标指及建构、重构和解构的叙事革命。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研究
作者: 严慈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批评家   视角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基本涵义出发,在简要回顾了近20年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历程,特别是围绕各个时期出现的代表性的批评家的学术风格、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整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传统与颠覆
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采薇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发展态势   身体写作   语境   人文关怀   综述   性别身份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两性对话  
描述: 第六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6——30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学界所关心的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提出了“21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态势”这一宏观研讨课题。目的是总结自’95世妇会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女性文学研究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性观
作者: 袁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女性观   人物   意象  
描述: 熟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的人都会对她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所显示出来的多才多艺表示惊叹。超乎寻常的机敏睿智,形式多样的创作风格,使她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加拿大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她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派作家的特点,被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征。在看似传统的婚姻、爱情、女性追求的主题背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带给读者的是有关加拿大民族、强权政治、性别战争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以其不同凡响的叙事风格,直白幽默的语言,有时看似荒唐怪诞的故事情节而著称。阿特伍德从六
扬理论风帆,谱写少数民族女性平等与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回顾
作者: 郑玉顺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少数民族   民族女性   妇女组织  
描述: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文章指出, 十年来,中心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等六项部级科研项目,成功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平等与发展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分别在1998年、2001年以“妇女平等与发展”为主题成功地召开了两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以其丰富而广泛的议题及自身特色被《中国妇女报》、《民族团结》等新闻媒体誉为跨民族、跨文化、跨世纪的交流盛会。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妇女工作
作者: 杨湘岚   包晶华   董葵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素质   科学发展观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三个代表   妇女工作  
描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体的发展观,是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观。广大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妇女运动的发展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妇女为本,努力满足广大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需求,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与女性生存的两种观照——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创作比较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都市小说  
描述: 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在表现都市与女性的题材上都有相似之处 ,她们都关注都市生活 ,都将视域放诸于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 ,显示出鲜明的市民立场和女性关怀意识。所不同的是 ,面对世俗人生 ,张爱玲是以俯视的眼光冷静地审视女性的脆弱与暗淡 ,体现了一种否定与批判 ;王安忆则以平视的目光热切地关注女性的成长与变化 ,表现出一种赞赏和祝福。
一位叛逆女性的寻求自我之路:凯特·肖邦笔下的美国新女性形象爱德娜
作者: 郑婷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觉醒》   新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探讨了爱德娜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完整过程,包括:前奏;起因;开始;进步和升华.主体分为四大章节.第一章首先分析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欺骗、奴役女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社会,它对解释爱德娜逐渐变化的言行起关键性作用;随后论述了爱德娜开始觉察到的压抑感,也正?
< 1 2 3 ... 68 69 70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