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897 条
-
从报纸广告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
-
作者:
李蓉
蹇福阔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报纸
-
描述:
作为研究历史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报纸广告一直以来受到历史研究者的重视。笔者通过整理《申报》和《商务日报》所刊登的广告,一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两地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我们发现当时的城市女性外在形象逐渐时尚性感,由于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可从事职业领域明显增多,从而使得女性的社会角色日益丰富,女性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开始力图改变在两性关系中的完全从属地位,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得到一定程度认同。但不管广告中女性的外在形象如何时尚性感,中国女性温柔、善良、勤劳、任劳任怨、服从丈夫等传统形象一直没有改变。
-
解读电影海报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李剑芳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海报
电影
中国女性形象
-
描述: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真实”的女性人物性格、生活方式、追求目标的反映。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女性的善良坚韧,温柔自尊,和勇敢面对社会变革的风貌;认识到文明在女性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冲突;认识到女性形象变迁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分析解放前后不同时期女性在电影海报中传递的信息作用,对如今的电影海报展示女性新形象、完善女性内涵、理解女性在生活中承担的多重角色、赞扬女性的价值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
论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作者:
刘焱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价值
十三妹
陈丽卿
侠义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最著名的是《儿女英雄传》描绘的十三妹和《荡寇志》塑造的陈丽卿。十三妹是一个敢恨敢爱、洒脱无羁,有几分豪爽、亦有一丝温柔的女侠;陈丽卿则是有恨有爱、活泼大胆、不通世故、不失娇羞的女性形象。她们的人生取向均为从江湖走向家庭,这种取向不仅意味着江湖豪侠人生道路的另类选择,亦凸显出女侠们价值立场向传统文化定位的回归。通过何玉凤,作家勾勒出科举时代的世俗幸福;通过陈丽卿,小说建构起别样的人生模式。其存在状态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回归家庭,减少了社会不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其形象则成为
-
人面桃花两相映--《聊斋志异》婴宁形象赏析
-
作者:
张强
张丽霞
来源:
读与写(上,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婴宁是蒲松龄所描写的诸多女性形象中的一个。翻开《聊斋志异》,我们可以看到《娇娜》、《青凤》、《聂小倩》等以篇中女主人公直接命名的篇目。这些女性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或秀婉温柔,或刚直不屈,或贞洁自爱,或清新脱俗,无不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婴宁的形象是这许多女性形象的代表,也是蒲松龄描写得最成功最真最美的一个。作者在异史氏评语中言"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对其既憨又黠的性格特征做了高度的概括,并称之为"我婴宁"足可见作家对她的喜爱。她天真烂漫、肆意笑言、亦憨亦黠、不受礼教束缚
-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
《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彭勃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文化
婚姻
女性
-
描述:
性格,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三个在主人公方鸿渐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各有其特征。但是作者并不是仅仅从人写人,他写出了每个人性格形成的根源,并把形成每个人特征的文化挖掘了出来。作者以婚姻态度为出发点,对每个
-
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笔下体会女性意识
-
作者:
甄艳华
夏丽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英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西方的十九世纪前,男性作家一直主导着文学领域,由于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亚于男性,所以在文学领域,女性长期处于空窗状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女性的文化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多余”,所以在大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低下的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文学的崛起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众多的女性作家出现,摧毁了女性在文坛的空窗状态,用她们的笔控诉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在她们的笔下,女性改变了其一贯的温柔形象,表现
-
从《驯悍记》看凯瑟琳娜“悍妇”形象
-
作者:
孟召军
沙丽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文艺复兴
喜剧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故事
莎士比亚
聪明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简介作为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作品,《驯悍记》是一个情节极为滑稽有趣的故事。故事中聪明的男主人公迎娶了坏脾气的富家女凯瑟琳娜,在两人的生活中,由于凯瑟琳娜的任性,从新婚生活开始,对两个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凯瑟琳娜不把自己的新婚丈夫彼特鲁乔放在眼里,处处与他作对,聪明的丈夫为了改造自己的新婚妻子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从而最终将这个骄横任性的富家女凯瑟琳娜改造成了一个温柔贤惠的贤内助。这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戏剧故事中充满了众多吸引人的元素,莎士比亚用自己充满感情的笔触将凯瑟琳娜的刁蛮任性与彼特
-
隐形而沉默的女性——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科书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
作者:
杨赟悦
来源:
教育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课改
性别歧视
教科书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教科书作为新课改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是认识和理解新课改指导思想和教育导向的基本依据。为探求教科书中女性人物角色和人物形象的呈现状态,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数量、职业、性格、与男性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女性角色出现的频数和作为主角出现的频数均远低于男性,而且主要以家庭形象出现在私领域内;女性常作为依附或反衬男性的配角出现,她们具有温柔、善良、关心孩子和家庭、无知、懦弱的性格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教科书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
-
老克吃得苦中苦,才是大家闺秀
-
作者:
老克
来源:
动漫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前提起大家闺秀,眼前总是浮现出那种知性、温柔、美好的女性形象,如果非要让我列举出一个女性,我肯定会想到宋庆龄,她可谓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对大家闺秀总会有些误读的成分,甚至一提到大家闺秀就会和"雍容、富贵、风雅"等字眼画上等号.最近,南京博物院举行民国收藏大家庞莱臣收藏展,让我有机会写有关庞莱臣的文章,也有机会采访他家的后人——庞莱臣的曾孙女庞叔龄女士,这期间让我对大家闺秀有了新的解读.
<
1
2
3
...
65
66
67
...
88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