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从曾巩女性墓碑文看曾巩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及社会教化
-
作者:
喻进芳
来源:
人文论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模式
女性生活
墓志铭
宋代
理想女性
曾巩
士大夫
角色定位
根本问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1](P129) ,把正女、正家与正天下联系起来。不惟如此,汉儒《毛诗序》以《关睢》为"风之始
-
名门后裔 革命女杰——兼论曾宪植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地位
-
作者:
石潇纯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邓颖超
中国妇女运动
曾国藩
妇女运动史
统战工作
曾国荃
妇联工作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
描述:
在中国的妇女运动史和解放史上,以蔡畅为代表的双峰妇女写下了浓墨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原中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也是从双峰曾国藩故里大府第走出的一位杰出的革命女性。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家族的后代,曾宪植以其命运的传奇性、革命的坚定性、对新中国妇女事业的开创性以及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同志的披肝沥胆而长期被人们敬重和怀念。她是曾国藩家族第一位中共党员,被毛泽东、周恩来亲切称为阿曾;她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曾为邓颖超秘书,曾陪同宋庆龄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她“洒脱、幽默、气度不凡”(康克清
-
女性,男权文化中永恒的他者: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静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元杂剧
男权思想
-
描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杂剧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其内容之广、数量之多,堪称一代文学,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肩。在人物题材的选择上,元杂剧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仅包括社会政治剧、历史现实剧等传统题材,它还以广泛的视角深入到了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的女性群体,创造出了大量的不同地位、不同形象的女性,她们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元杂剧各处,显现出当时女性的风貌,串联在一起便可窥见元杂剧作家的女性观。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要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衡量”。自从五千年前母系社会被取代,男子们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
勇敢的占有者--《占有》女主人公拉摩特悲剧命运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刘锋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
《占有》
拉摩特
读者反应理论
女性主义
-
描述:
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对象。《占有》女主人公拉摩特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鲜为人知的女诗人,在封闭环境内与其女同伴诠释着没有男人的和谐生活,但由于已婚的著名诗人艾许对其封闭区间的打破,使得拉摩特与艾许相爱,一如吸毒
-
女性成长之旅:考琳·麦卡洛《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崔筱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荆棘鸟》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是一个以爱和命运为主题的凄美爱情故事。小说中四位女性人物不同的命运和经历成为澳大利亚女性成长与解放的真实写照。女性从沉默到觉醒再到成熟的艰难历程也值得
-
被压迫的黑人女性:《秀拉》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
作者:
陈黎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秀拉》
叙事聚焦
叙事声音
莫里森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这不仅意味着黑人文学正式登上世界文坛,而且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生活栩栩如生的并且有力的描述形成了她作品的特点。这些特点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秀拉》帮助了她自己对女性作家身份的确立。这部小说曾被国家图书奖提名。该小说揭露了莫里森对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 由于莫里森的叙事策略比较出名,人们对这部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关注度比较高。但当前极少有作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秀拉》,该论
-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化进程
-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东南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中国化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反思
当代文学批评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体现出纯译介性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建设、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阈与新风貌,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文本的独特关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写作的繁荣和发展。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国化结束了中国父权制美学关于审美价值的专制独白,对既存的审美批评标准进行了富有深度的女性主义反思。虽然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还存在历史观照和文化剖析等方面的某些片面和缺失,但毋庸置疑,
-
清代白话小说中的才女形象研究
-
作者:
刘晓军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白话小说
形成原因
才女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美若天仙,清代文学家们在此基础上让女性变得才华横溢,这让读者 们感到耳目一新。才女形象的出现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丰满,同时清代白话小说中的才 女形象也是清代女性生活的剪影。对于清代白话小说中才女形象
-
近代中国女子继承权确立过程论析:革命与法律的二重奏
-
作者:
李文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继承权
革命
《已嫁女子追溯继承财产施行细则》
法律
-
描述:
传统中国的女子继承权非常薄弱,直到清末民初也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国民革命开始后,女子继承权作为男女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重视。妇女运动决议案承认女子有继承权,但最高法院在解释中只将继承权赋予未出嫁女子。后来中央政治会议对此进行纠正,特别制定了《已嫁女子追溯继承财产施行细则》,保护已嫁女子继承权。近代中国继承领域男女平权的实现是革命与法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
浅议党在创建初期对妇女运动的领导
-
作者:
马红卫
来源:
知识经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党的创建时期
向警予
-
描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从此,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紧密联系,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密切结合。从1922年、192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到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都充分体现了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妇女在革命运动中的伟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