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海勒笔下的女性
-
作者:
褚蓓娟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勒小说
自然性征
异己力量
性别立场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
描述:
约瑟夫.海勒的小说从男性视角出发,遮蔽了女性的情感世界、自我主体;把女性塑造成低于男性的“第二性”、“他者”、“另类”,要么是自然“性”征的符号,要么是欲望的化身,要么是死亡的象征,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女性作为一种意象,指代肮脏的、可怕的、疯狂的异己力量,它与荒诞的社会合谋,共同构成对男性安全感的威胁。海勒通过对女性角色的设置,进一步强化小说主题,但是文本叙述方式呈现出的贬损、消极、厌恶的基调隐含了其鲜明的男性主义立场和性别歧视倾向。
-
妇女天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职工
妇联组织
科技致富
兵团
工会女工委
创建活动
妇联工作
家庭
新亮点
妇女组织
-
描述:
妇女天地
-
关注妇女心脏健康
-
作者:
饶新华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健康
死亡率
冠心病
心脏病
男性
-
描述:
自1984年以来,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多于男性,虽然总体上冠心病的死亡率最近几十年来下降了,但这种情况的改善大多数是在男性——据报道,冠状动脉病变目前仍是25岁以上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仅美国每年因心脏疾病死亡的人数就在25万以上。通常,女性在60岁之前不像男性那样容易出现心脏问题,但是一旦发生心脏病变,情况往往更糟。心脏病患者男女之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差异,而问题是,过去所做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男性,并不总是适用于女性。研究人员现在认识到,必须改进对女性的诊断和治疗办法,而且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区分。洛杉矶西达斯·
-
萨克雷眼中的女人
-
作者:
席旭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萨克雷
《名利场》
女性主义
-
描述: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小说《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蓓基·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的是金钱至上,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
文章着重于通过文本分析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名利场》,探讨萨克雷在作品中对女性的态度问题。分析的着重点在两位女性人物蓓基和爱米丽亚身上。作者认为,萨克雷在刻画这两个
-
女性群体的写作狂欢
-
作者:
周磊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网络女性创作
明清江南闺秀创作
狂欢
-
描述:
在整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次较为突出的群体性女性创作景观:一是明清时期江南闺秀创作,一是当代网络女性创作。这两次创作景观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集聚了相当数量的女性从事文学创作并相互交流,进而形成一种专属于女性的创作氛围。然而,由于学界对整个古代闺阁文学创作的评价不高,加之明清江南闺秀创作在作品题材、风格上与李清照、朱淑真等名家之作并没有质的改变,而水准上又大多有所不及,因此往往被简单归为闺阁文学而未引起评论者的过多关注。至于当代网络女性创作,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新兴性与争议性,因此大部分学者也
-
早期罗马妇女与传统的女性观试探
-
作者:
王大庆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妇女
早期罗马
-
描述: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罗马妇女在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与罗马历史早期妇女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竖立的传统女性观念密不可分。结合有关史料,对王政和共和时代的罗马妇女和传统的女性观进行了粗略的描述,不难看出,罗马女性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因为她们的贤能和优秀,在家勇挑重担,在外热心国事,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中竖立起一种典范的女性形象。这也与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关,自我保存的需求也是早期罗马妇女的道德水准当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
《列女传》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高小燕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目录学
儒家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列女传》
-
描述: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被学术界称为“目录学之祖”。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刘向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目录学方面。建国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列女传》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近二十年来,研究者才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刘向的文章著作,刘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列女传》女性形象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女性形象与儒家女性道德观念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妇女史的特点。 全文分为五部分: 引言,简单介绍《列女传》的作者及版本流传情况。 第一章、先秦文学形象中的女性形
-
苏轼的妇女观与女子教育思想
-
作者:
江晓梅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教育思想
士大夫
苏轼
妇女观
北宋
-
描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是较为低下的。然而历代都有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或多或少地肯定女性的社会地位。作为宋代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即具有这种意识。 苏轼一生作品丰富,那感人肺腑的文字后面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作者或对其进行直接歌颂,肯定她们的聪明才智,或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其遭遇寄予深切同情,甚至不遗余力地谴责那些残害女性的种种暴行。透过苏轼和时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较为进步的妇女观,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中期士大夫群体的心理现象。 由此妇女观出发,苏轼构造了自己心中女性
-
女性崇拜的矛盾——论林语堂的女性观
-
作者:
庄璨玮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观
小说创作
林语堂
-
描述:
林语堂于30年代末举家迁往美国之后便开始用英语写作。当时不论是在中国或者是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妇女解放的呼声是日益高涨。林语堂关于妇女的问题更是有他独到的见解。林语堂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思想意蕴,其中不乏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思考以及关注。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个人的女性观。他采用了大量的笔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并且通过她们将“理想女性”所应包含的特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较多地采用西蒙·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林语堂六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这些小说包括所谓的“林语堂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
-
从《作女》看张抗抗的女性生存期待
-
作者:
张凤超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抗抗
《作女》
自我意识
生存期待
-
描述:
张抗抗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对于女性自由和尊严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过。《作女》便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追求独立与自我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获得物质和性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表现了张抗抗对女性理想生存状态的期待。
<
1
2
3
...
5
6
7
...
163
164
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