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邵光学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女性主义视角   兔子系列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为璀璨的文学巨星之一,他一生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作品。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一次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兔子系列小说(即《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安息》)的发表正式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在兔子系列小说中,透过哈里家庭与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双重交织,约翰·厄普代克主要关注的是中产阶级所折射出的多重矛盾下的美国图景。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与哈里关系密切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旨在揭示约翰·厄普代克的女性意识及其来源。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
龙金·奥尼尔晚期剧作中女性人物刻画的成就
作者: 刘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压制   牺牲   坚韧   挣扎   受害者  
描述: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出版了五十一部剧作。他的早期作品比较僵化刻板。中期是奥尼尔实验革新戏剧表现手法的时期。到了晚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深刻的人生主题以及丰富人物刻画上来。在《长日入夜行》和《月照不幸人》这两部剧作中,奥尼尔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尤为突出。本人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并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对这两位女性的成功刻画。论文共分四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尤金·奥尼尔的生平,他一生所创造的剧作及其特点,以及文学评论家对他的作品的评价。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奥尼尔的剧作《长日入夜行》中
艾·巴·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的著名美国犹太作家。他因为“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之中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生动刻画了波兰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世界,“而且还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本人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辛格的作品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但人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辛格对犹太文学传统的继承、辛格作品的翻译问题、辛格的现代性等方面。女性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徐冬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教师   两性公平教育   女性形象  
描述: 初中阶段被比喻为学生的“起飞”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各个观念都在慢慢形成、建立。教材,作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学习材料,其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语文教材,因为其知识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它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发现,语文教材中一些正面女性形象在初中生的成长阶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新课程改革后出版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其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和分析,着重探讨我们教师该怎样利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女性形象,让这些我们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帮助初中生顺利“起飞”的女性榜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朱冬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  
描述: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媒介,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富而重要的性别文化将对学生的性别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性别为视角研究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通过文献法、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地研究教材中女性形象及其传递出来的性别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对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形成客观认识女性的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文主义理念。因此,笔者致力于开掘女性形象——一个往往被
不爱红装爱武装:"十七年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汤虹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装"   "红装"   女性身体   劳动与战争  
描述: "十七年"时期中国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审美时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时期女性典型艺术形象的研究,在历史记载和文本叙事中,去分析这个审美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去理解:女性是如何在个体及全民对英雄的解释与追求中形成这一审美需要,并在非常态的"话语"年代里极尽真实地把女性身体本能与自由解放愿望割裂成荒诞但又是值得后人尊崇的非常态中,从而完成女性对历史的叙事的。在论述过程中,本文通过参阅 "十七年文学"中叙事性较强的文学样式--小说、戏剧、电影、报告文学及叙事诗,并以梅洛-庞蒂和波伏娃二人有
语言对应暴力:追寻身份与权力之策略: 品特《回家》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黄懿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身份   权力   暴力  
描述: 《回家》作为哈罗德·品特倍受关注的作品,展示了两性间权力冲突这一中心主题。追寻权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身份确认的过程。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作为"他者"的形象出现,她们的身份、欲望依赖于男性存在。品特作品中的女性通常被赋予妻子、母亲、妓女或三者兼而有之的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回家》中的女性面对男性暴力的应策,以及颠覆男权,获得权力,肯定自我的过程。全文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扼要介绍品特作品中性别权力的主题。第二章首先着眼于分析品特的男性角色将多种暴力形式作为巩固其权威的手段。在品特早期以及只有男性存
在欲望与审美之间一一论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的欲望书写
作者: 艾尤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欲望   审美   身体   台湾女性小说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异军突起,呈现蔚为大观之势。其中, 对女性欲望以及欲望与政治、历史、文化之关系的探讨,更成为女性书写的重点。相 应的,对女性小说中欲望书写的研究也日渐升温,不过研究多侧重于对某个作家或者 某个文本的单篇论述。鉴于此,本论文以20t迁纪80年代以降的台湾文学为观察场域, 选取台湾女性小说中的欲望书写为切入点,从欲望追寻、欲望解构、欲望越界三个层 面,整体上把握女性欲望书写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美学建构上的深层思考。 沦文第一章主要从宏观上展开论述,探讨台湾女性小说中女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冬妹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12册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文本分析、专题研究等方法,从性别的角度对教材中的女性进
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与当代平面广告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 秦瑶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平面广告   月份牌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而作为广告画面主体的女性形象,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着广告发展的阶段特征。作为我国现代广告发展初期的典型代表,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既体现出当时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又折射出我国广告发展初期的现状与不足。而当代平面广告作为我国当代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告史研究中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本文以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月份牌和当代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形象的变化、广告设计理念的发展、广告表现手法的丰富等三方面对于女性形象进行纵向比较,从广告理论基础、广告核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