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85 条
-
爱情命运与女性意识:中西小说女性人物形象个案比较
-
作者:
史琼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独立人格
爱情命运
自由平等
-
描述:
该论文选取中西三对作家的代表作品: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鲁迅的《伤逝》、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庐隐的《海滨故人》,比较分析其中三对女性人物形象——伊丽莎白和林黛玉、安娜和子君、简·爱和露
-
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2002-2007)
-
作者:
周东暆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政治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性别政治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对大众媒体在构建女性形象时显现的性别歧视进行考察。文章经分析媒体案例塑造的女性形象,认为社会强大的父权意识形态影响与渗透到媒体报道当中,加上媒体自身的不完善和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建构的女性形象更加剧了两性之间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每时每刻显示两性之间支配与从属的关系,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本文选题希望通过揭示媒体潜藏的性别歧视观念,有助于推动女性的发展。
-
“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以婆媳剧为例
-
作者:
周红丰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体化
电视经验
婆媳剧
女性观众
-
描述:
本研究以婆媳剧的存在及热播作为分析起点和研究动力,但更想通过受众研究、女性研究和社会学领域的交叉将女性个体化进程与媒介(主要是电视)经验加以勾连。研究内容分为两个维度:(1)女性个体化进程与日常收视
-
埃莉诺·罗斯福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妇女运动
-
作者:
杨天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埃莉诺·罗斯福
妇女关系网
美国妇女运动
-
描述:
埃莉诺·罗斯福(1884-1962)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历史人物。她身兼罗斯福总统夫人,美国妇女运动和民权运动的领袖,杰出的作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一改以往传统白宫女主人的形象,被称为“世界第一夫人”。在埃莉诺的诸多政治活动中,她对于妇女运动的参与和领导是尤为突出的。 本文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首先追溯埃莉诺幼年的成长环境及早期的婚姻生活,从中描绘出其从传统到独立的妇女观的变化轨迹:第二部分述及埃莉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妇女运动的初步参与,并着重总结了她对于妇女参政和《平等
-
女性经验对民族志文本生产的影响途径研究
-
作者:
张晓佳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学
女性经验
民族志方法
自我意识
文本
-
描述:
民族志作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论和学术范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经典民族志文本生产中的作者叙述权威被人们所质疑。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对关于作者如何对田野调查中研究对象知识进行表述的问题,并将分析研究者主体性因素纳入民族志研究的范围。1986年由詹姆斯·克利福德和乔治·马库斯合编的《写文化》一书将民族志重新定义为经由写作者经验建构的、文化描述的写作,因此具有反思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但是,在这场讨论中却并未将女性人类学家的民族志文本写作列入具有新型民族志特征的范围。事实上早在人类学学科成立初期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
-
作者:
李欣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剧
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观影愉悦
-
描述:
本文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影作品的细读分析梳理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一章第一节论述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文化力量、本土及外来的文化资源是如何共同塑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虽然有着许多不同,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却共同分享着通俗情节剧的传统和对影像的消费传统,第一章第二节论述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策略及其特点。对女性的关注常与更为宏大的社会主题联系在一起,对女性的观看一方面成为观影愉悦的源泉,一方面又参与建构着现代女性的感性形象。二三十
-
当代国际妇女和平运动:指导理论、组织形式与项目实践的考察
-
作者:
李宁豫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平理论
国际关系学
妇女运动
和平运动
女性主义
-
描述:
该文力图达到两个写作目的:其一、通过对丰富的实证材料的搜集和引证尽可能地展现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当代国际妇女和平运动的现状及其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其二、通过贴近现实的视角反视形而上的理论,让理论在现实中展现其生命力和解释力.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事?
-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日]浦部依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史
李渔
李笠翁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
风尘生涯的自我经营:清末狭邪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
张玥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狭邪小说
自我经营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清末狭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与情感生活中的自我经营行为,以及从中透露出的以独立性、主动性、主导性为特点的女性主体意识,从而探讨她们隐匿于恶名背后的、处于古典与现代交界处的价值与意义。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写作主旨、关于这一选题从青楼文学、晚清文学与社会学三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从生存背景的角度分析清末妓女所处客观条件的独特性,包括商业化社会的繁荣、服务对象改变、公共空间打开等因素;第二章重点论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经营,包括职业身
-
当生活在痛苦之中:严歌苓小说中女性人物心理深层分析
-
作者:
丁元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心理深层分析
希望
苦难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作为海外华人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严歌苓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的文学大奖中屡获殊荣.她塑造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在生活磨难中所爆发出的韧性与坚强,以及在这种坚强后面透出了一种超然和解脱.论文将《扶桑》、《人寰》、《白蛇》三个文本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