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关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妇女团体   合乎标准   发言人   代言人   香港   女明星   自我形象   减肥   女性形象  
描述: 香港妇女街头抗议瘦身广告以女明星做代言人的纤体广告,充斥街头及报章杂志。香港一妇女团体"不示弱女人"的发言人表示,纤体公司用广告塑造女性完美身材,令不合乎标准的女性自我形象低落,或被人冠以"猪扒""甲组脚"等侮辱性称号,尊严大受打击。为力抗这股减肥风潮,该团体发起"我爱身体,不要纤体"行动,抗议这些瘦身广告扭曲女性形象,并散发公开信,呼吁做减肥代言人的女明星停止接拍广告。
文化关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妇女团体   合乎标准   发言人   代言人   香港   女明星   自我形象   减肥   女性形象  
描述: 香港妇女街头抗议瘦身广告以女明星做代言人的纤体广告,充斥街头及报章杂志。香港一妇女团体不示弱女人的发言人表示,纤体公司用广告塑造女性完美身材,令不合乎标准的女性自我形象低落,或被人冠以猪扒甲组脚等侮辱性称号,尊严大受打击。为力抗这股减肥风潮,该团体发起我爱身体,不要纤体行动,抗议这些瘦身广告扭曲女性形象,并散发公开信,呼吁做减肥代言人的女明星停止接拍广告。
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机关妇女工作——彭珮云在中央国家机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 彭珮云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干部   新时期   女职工   女领导干部   国际劳动   培养选拔   中央国家机关   妇女组织   妇女节   妇女工作  
描述: 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机关妇女工作——彭珮云在中央国家机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从《三国演义》看传统“妇道”的变迁
作者: 熊笃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妇女观   传统礼教  
描述: 本文从《三国演义》十多个女性形象的描写中透析出它的妇女观 ,并与传统礼教所规定的“妇道”比较 ,证明其妇女观的重要变迁在于 :淡化贞操 ,屈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歌颂智勇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反动 ;突出节烈 ,“舍生取义”的巾帼楷模
碰撞与超越
作者: 齐军华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语境   女性诗歌  
描述: 新时期的中国女性诗歌在中西方女性文学的交融碰撞中前行着。本文在考察这期间女性诗歌的特点时,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语境,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在本土语境下,从历史文化对女性的型塑——“五四”以后的女性解放——新时期主体话语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揭示“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塑造的”(伍尔夫语)这一过程。中国封建女性观,使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空洞的能指: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使女性获得了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女性被社会强塑,在失去“人”的同时失去了女性。新时期主体的高扬,使
局部抗战时期的刘清扬
作者: 李仲明   来源: 北京党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二·九运动   北平   局部抗战时期   救国会   张申府   妇女界   国民政府   妇救会   清华大学   五四运动  
描述: 刘清扬是中国妇女界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并与会员一起,赞助过女教师白雅雨等发动的著名的滦州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她是中国妇女界领袖之一,她在斗争中所表现的
突围,飞翔与低徊
作者: 刘文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   回眸   飞翔   低徊   心路历程   突围  
描述: 本文通过回眸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所走过的从鲜血淋漓的突围→快乐尖叫的飞翔→狂放颓废的低徊的心路历程,解读女性主义文学从边缘向中心突围出男权文化的蕃蓠、彻底颠覆男权神话、戳穿了男权社会里关于女人的假象,用女性话语重塑女性新形象,用女性话语建构了女性写作方式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女性主义文学的促进人性解放的发展极具革命性的意义。展望女性主义的发展前景:女性主义文学只有克服自身的缺陷、淡化女性性别屏蔽意识,避免叙事策略上的格式化、常规化、世俗化、平面化、商业化,从精英意识走向民众意识,才能得到提升与超越,真正地飞翔起来
从社会性别与发展看倡导母教——兼评《发现母亲》
作者: 王凤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母教   表达   妇女发展  
描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发现母亲》中的母教理论,指出,借助“民族国家”的男性表达实际是母教中妇女表达的缺失。今天的“母教理论”是对当今中国妇女运动的男权评价,也是对妇女角色冲突的男权解释,更是男性以民族的名义向妇女发出的呼吁。本文认为,母教的宗旨应是调动社会资源为妇女提供教育机会,发掘妇女的聪明才智,分享她们做母亲的经验,参与社会(社区)政策的制定。妇女是母教的主体,这一教育是她们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是她们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
重读《吕蓓卡》
作者: 王腊宝   沈韬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控制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吕蓓卡》   女性哥特小说  
描述: 作为 2 0世纪英国女性哥特文学的经典代表 ,达夫妮·杜莫里埃的小说《吕蓓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被看成一部现代通俗妇女浪漫小说。本文拟从当代女权批评关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文章通过对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两位女主人公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进行考察之后指出 ,小说《吕蓓卡》在讲述一个传统爱情故事的外表下面揭示了男女两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权利斗争 ,小说在批评男权社会竭力控制女性的个体发展的同时着重表现了女性本能而不妥协地要求挣脱男权控制并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初探
作者: 季天培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美国小说   黑人女性  
描述: 本文对艾丽斯·沃克的小说进行了研究。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创作的小说中先后刻画了30多位黑人女性形象,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从小说角度对艾丽斯·沃克作品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进行梳理,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她“女性主义”思想与创作逐渐步入成熟的轨迹,还可窥视作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所做出的贡献。艾丽斯·沃克的创作生涯中,以黑人和女性作家的双重身份,她和其他黑人女作家一样,既要表现一个白人中心社会中的黑人意识,又要表现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处理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深刻
< 1 2 3 ... 56 57 58 ... 75 76 77
Rss订阅